[发明专利]火灾声光警报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4960.3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7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宇;谢海东;芮玉佩;谢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鸟消防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7/06 | 分类号: | G08B7/06;G08B17/00;G10K9/12;G10K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灵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6 | 代理人: | 郑利华 |
地址: | 10087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灾 声光 警报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灾声光警报器,其外壳包括相互连接的底座、上壳以及灯罩,所述外壳顶部的一部分为蜂鸣腔的顶板,所述蜂鸣腔的顶板向所述外壳内侧延伸方向设有环形的腔槽,所述腔槽内侧面和所述蜂鸣片连接围成声学共鸣的出声腔;所述蜂鸣腔的顶板上开通有与所述出声腔相连通的出声孔。本发明将蜂鸣腔结构布置到了产品的最顶部,蜂鸣腔与外壳一体化连接,由于蜂鸣腔位于外表面上,声波从出声腔发出的声波,经由蜂鸣腔的出声孔内发出后直接散播到火灾发生现场,规避了声波在壳内的损失,提高了发生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灾报警设备,用于低功耗火灾报警系统要求下的火灾声光警报器。
背景技术
传统火灾联动报警系统中通常为四线制系统,即回路+,回路-,24V+,24V-。但近年来随着行业的发展,为了降低现场施工成本,越来越多的厂家推出了二线制系统,由于回路的供电能力有限,这就使传统24V供电的火灾声光警报器不能满足低功耗下的使用要求,使产品声压级不能满足国标GB26851-2011的要求。
在目前的本领域内,多数厂家都是通过购买蜂鸣器作为声光警报器(以下简称声光)作为发音器件,由于外观及防护性考虑,就必须将蜂鸣器放置到产品的内部,这就使声波从蜂鸣器发出后大多数声波在声光壳体内反射造成损耗后再从产品表面的出声孔发出,造成声压降低,若要保证声压,那么只能够通过提高供电电流来保证,这就使产品功耗提升,火灾报警系统供电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火灾声光警报器,蜂鸣片的发声效率大幅度提升,声波从蜂鸣腔内发出后可以造成最小的能量损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灾声光警报器,其外壳包括相互连接的底座、上壳以及灯罩,所述外壳顶部的一部分为蜂鸣腔的顶板,所述蜂鸣腔的顶板向所述外壳内侧延伸方向设有环形的腔槽,所述腔槽内侧面和所述蜂鸣片连接围成声学共鸣的出声腔;所述蜂鸣腔的顶板上开通有与所述出声腔相连通的出声孔。
进一步,所述腔槽的底面沿周向连接所述蜂鸣片。
进一步,所述腔槽的底面为尖顶的形状,所述腔槽的底面通过环氧树脂胶节点式连接所述蜂鸣片。
进一步,所述出声孔的直径在6~9mm。
进一步,所述出声腔的高度为3~5mm,宽度为22~24mm。
进一步,所述的蜂鸣腔的顶板厚度在1~3mm。
进一步,所述蜂鸣腔和所述灯罩之间通过卡扣活动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1.本发明火灾声光警报器的外壳顶部的一部分为蜂鸣腔的顶板,蜂鸣腔的顶板向所述外壳内侧延伸方向设有环形的腔槽,腔槽和蜂鸣片构成出声腔。由于本发明将蜂鸣腔结构布置到了产品的最顶部,蜂鸣腔与外壳一体化连接,由于蜂鸣腔位于外表面上,声波从出声腔发出的声波,经由蜂鸣腔的出声孔内发出后直接散播到火灾发生现场,规避了声波在壳内的损失,声波从蜂鸣腔内发出后可以造成最小的能量损耗,提高了发生效率。
2.本发明的蜂鸣腔位于外壳的最顶部,其顶板的外表面为平面,这样就使产品声波传播效率最高,声波可以均匀的传播到0°~180°的各个方向上,使每个角度的声压均相近,尤其产品在15°和165°两个方向的声压大幅度降低,满足国标GB26851-2011的要求,满足在传统24V供电的火灾声光警报器满足低功耗下的使用要求。
3. 本发明的蜂鸣腔和蜂鸣片采用环氧树脂胶节点式连接,使蜂鸣片的振幅加大,便于发生共鸣现象,使声压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火灾声光警报器等轴侧图;
图2为本发明火灾声光警报器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火灾声光警报器声波传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蜂鸣腔等轴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鸟消防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鸟消防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49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