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分配装置及具有其的热交换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4928.5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4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魏文建;王冠军;梁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22 | 分类号: | F28F9/22;F28D1/053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邹秋爽 |
地址: | 31183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分配 装置 具有 热交换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体分配装置及具有其的热交换器。流体分配装置设置在换热器上并与换热器的集流管连接,流体分配装置包括:导流管,穿设在集流管内,导流管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分配孔,导流管的内部形成制冷剂流通通道;螺旋结构,设置在导流管内;其中,螺旋结构的边沿与导流管的内壁面相切。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分配不均匀导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流体分配装置及具有其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将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结构构成的制冷循环系统的冷凝器和蒸发器统称为热交换器,其主要作用是与周围空气进行热交换,将制冷剂由液态变为气态或者由气态变成液态,并利用这一过程中的吸热或者放热来进行制冷或制热。
现有的热交换器中,采用带一定数量的分液管直接插入到进气集流管中的形式进行分配制冷剂液体,需要进行多次调试,且调试时不能够保证分液均匀,分液不均匀导致热交换器的换热片使用效率降低,影响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分配装置及具有其的热交换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热交换器内的制冷剂分配不均匀导致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流体分配装置,设置在换热器上并与换热器的集流管连接,流体分配装置包括:导流管,穿设在集流管内,导流管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分配孔,导流管的内部形成制冷剂流通通道;螺旋结构,设置在导流管内;其中,螺旋结构的边沿与导流管的内壁面相切。
进一步地,螺旋结构的螺距为S,螺旋结构的外径为D,其中,S=K*D,1.5≤K≤20。
进一步地,螺旋结构与导流管的切点与距离切点最近的分配孔的圆心之间的距离为P,螺旋结构的螺距为S,其中,P<S。
进一步地,螺旋结构与导流管的切点与距离切点最近的分配孔的圆心之间的距离为P,螺旋结构的螺距为S,其中,P=a*S,0.2≤a≤0.8。
进一步地,螺旋结构为单螺旋板结构。
进一步地,螺旋结构为双螺旋板结构。
进一步地,螺旋结构设置在至少部分的导流管的内部。
进一步地,导流管与集流管之间焊接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集流管以及与集流管连接的流体分配装置,流体分配装置为上述流体分配装置。
进一步地,换热器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集流管,各集流管内设有流体分配装置;多个扁管,设置在两个集流管之间,多个扁管在集流管的轴线方向上间隔设置,扁管的两端伸入集流管内。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在导流管中设置了螺旋结构,且螺旋结构的边沿与导流管的内壁面相切,从而使得进入导流管中的制冷剂在螺旋结构的导流作用下产生旋转,气液两相的制冷剂由于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导致分离,比重较大的制冷剂被甩在导流管上的内壁面上,进而在导流管的内壁面上会聚集较多的液态制冷剂,由分配孔进入集流管中,实现对制冷剂的均匀分配,提高了热交换器整体的使用效率,热交换器的换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换热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换热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2的流体分配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图2的流体分配装置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49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