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陆两栖复合翼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4706.3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7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毅;来飞龙;刘铁军;张贺磊;栗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B64C35/00 | 分类号: | B64C35/00;B60F5/02;B64C27/26 |
代理公司: | 郑州华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4 | 代理人: | 经智勇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陆 两栖 复合 无人机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水陆两栖复合翼无人机,包括机身(1),机身(1)两侧设置有对称的固定翼(2),机身(1)的头部设置有竖向螺旋桨(3),机身(1)的尾部设置有尾翼(4)和方向舵(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连接有可收放机轮系统,所述机身(1)的两侧设置有水平螺旋翼组,水平螺旋翼组包括前螺旋翼组和后螺旋翼组,后螺旋翼组的位置高度高于前螺旋翼组的位置高度,所述固定翼(2)位于前螺旋翼组和后螺旋翼组之间,所述竖向螺旋桨(3)、方向舵(5)和水平螺旋翼组分别连接有电动驱动系统;
所述前螺旋翼组包括对称设置在机身(1)两侧的两个前螺旋翼(6),后螺旋翼组包括对称设置在机身(1)两侧的两个后螺旋翼(7),两个后螺旋翼(7)与两个前螺旋翼(6)围绕整机的重心呈X型分布;
所述前螺旋翼(6)与后螺旋翼(7)之间的连线与机身(1)的轴线呈3°-10°的夹角;
所述机身(1)的纵截面为椭圆形且中间段的直径大于两端的直径;
所述机身(1)的下方设置有两片稳定片(8),两片稳定片(8)沿机身(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关于机身(1)的中线左右对称;
所述机身(1)内设置有小型发电机,小型发电机与所述电动驱动系统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复合翼无人机的控制方法,包括起飞阶段、巡航阶段和降落阶段: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飞阶段包括水上起飞模式和陆上起飞模式,两种起飞模式均包括三种控制方式:
①控制竖向螺旋桨(3)启动以产生拉力,以固定翼(2)飞行模式实现滑行起飞;
②控制水平螺旋翼组启动,以螺旋翼飞行模式实现垂直起飞;
③控制竖向螺旋桨(3)启动产生拉力的同时,控制水平螺旋翼组同时启动,实现滑行起飞和垂直起飞的复合方式起飞;
所述巡航阶段包括小载荷巡航模式和重载荷巡航模式,小载荷巡航模式时只控制竖向螺旋桨(3)启动,以固定翼飞行模式巡航;重载荷巡航模式时控制竖向螺旋桨(3)和水平螺旋翼组同时启动,以复合方式实现巡航;
所述降落阶段包括水上降落模式和陆上降落模式,两种降落模式均包括两种控制方式:
①当载荷较大时,控制水平螺旋翼组关闭,以固定翼滑跑模式降落;
②当载荷较小时,控制水平螺旋翼组启动,以垂直下降模式降落;
所述降落阶段包括复合方式降落,当载荷较大、飞行速度低且接近水面或地面时,控制水平螺旋翼组启动,实现滑行降落和垂直降落的复合方式降落;
还包括过渡飞行阶段,当采用复合方式起飞后,空速不断增加的同时固定翼(2)产生的升力会随之不断增加,同步控制水平螺旋翼组的转速逐渐降低,直至飞行升力完全由固定翼(2)提供;
还包括悬停阶段,当飞行到接近目标区域时,控制竖向螺旋桨(3)的转速逐渐降低,直至达到目标区域时维持飞行的升力等于自身载荷的重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未经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470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