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瞳孔检测仪及其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3927.9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2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曹海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海泉 |
主分类号: | A61B3/11 | 分类号: | A61B3/11;A61B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丁国勇 |
地址: | 637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瞳孔 检测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瞳孔检测仪及其检测系统,属于瞳孔检测仪技术领域,通过将遮光组件罩住在需要检测的人员的眼部,启动温度加热器在冬天罩在人眼部的时候比较舒适,通过挡光板组件对人员的一只眼睛进行遮挡,通过启动照明灯和红外传感器实现对眼部的照明并通过红外传感器进行对瞳孔进行检测,然后再启动驱动组件带动传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遮光组件转动遮挡人员另一只眼睛实现遮挡,并启动另一组竖向支架上的照明灯和红外传感器实现对另一只眼睛的照明并检测瞳孔尺寸,实现对两只眼睛进行检测并发送至中央处理器后通过数字显示屏显示检测的瞳孔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瞳孔检测仪,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瞳孔检测仪,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瞳孔检测仪检测系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瞳孔检测仪检测系统,属于瞳孔检测仪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对于瞳孔进行检测的时候基于目前检查的原理:瞳孔对光刺激反应灵敏,当用光线例如聚焦的手电筒光线照射时,瞳孔立即缩小,光源移开后瞳孔迅速恢复原状。当用光线刺激一侧瞳孔时,该侧瞳孔缩小,移去光线后瞳孔又复原,称为直接对光反射。若用不透光物隔开两眼例如使用隔板、手掌,用光线照射一侧瞳孔时,另一侧瞳孔也会立即缩小,称为间接对光反射。通常双眼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是同时的、等幅的。
正常瞳孔呈圆形,等等,光照是快速收缩。当出现瞳孔不等大时,搞清楚瞳孔是散大了还是缩小了是重要的。这需要在由光线和黑暗的情况下完成检查。当光线移走时,异常缩小的瞳孔不能充分扩大,瞳孔不等大程度将加剧,相反,当异常瞳孔一侧变大时,在充分的光照下,扩大大瞳孔不能充分收缩,瞳孔不等大程度达到最大。
在现有技术中医护人员在进行观察瞳孔的时候全靠的人工用手电筒来照射眼睛,看瞳孔的大小和她回缩的幅度和回缩后的大小然后进行记录测量,而出此种方式需要非常专业的医护人员其次观测也不够便捷,比较费时费力,为此设计一种便携式瞳孔检测仪及其检测系统来优化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便携式瞳孔检测仪及其检测系统,通过将遮光组件罩住在需要检测的人员的眼部,启动温度加热器在冬天罩在人眼部的时候比较舒适,通过挡光板组件对人员的一只眼睛进行遮挡,通过启动照明灯和红外传感器实现对眼部的照明并通过红外传感器进行对瞳孔进行检测,然后再启动驱动组件带动传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遮光组件转动遮挡人员另一只眼睛实现遮挡,并启动另一组竖向支架上的照明灯和红外传感器实现对另一只眼睛的照明并检测瞳孔尺寸,实现对两只眼睛进行检测并发送至中央处理器后通过数字显示屏显示检测的瞳孔数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便携式瞳孔检测仪,包括连接壳体,所述连接壳体的一侧安装有侧连接架,所述侧连接架远离所述连接壳体的一侧中部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安装有减速传动组件,所述减速传动组件上安装有挡光板组件,所述侧连接架上开设有两组方形通口,所述方形通口的内侧设有竖向支架,所述竖向支架上设有照明灯和红外传感器,所述侧连接架远离所述连接壳体的一侧四角处通过支架安装有侧固定架,所述侧固定架远离所述连接壳体的一侧设有遮光组件,所述侧固定架上开设有圆形玻璃片,所述连接壳体的底部安装有手柄,所述连接壳体的外侧安装有数字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转轴,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侧连接架一侧的中部处,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转轴。
优选的,所述减速传动组件包括主传动齿盘、从传动齿轮盘和转杆,所述转杆安装在所述侧连接架一侧且位于所述驱动电机下方处,所述转轴的外侧安装有主传动齿盘,所述转杆的外侧安装有从传动齿轮盘,且所述主传动齿盘与所述从传动齿轮盘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挡光板组件包括侧连接杆和挡光板,所述侧连接杆安装在所述转杆远离所述侧连接架的一端处,所述侧连接杆远离所述从传动齿轮盘的一端安装有挡光板,且所述挡光板尺寸与所述方形通口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海泉,未经曹海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39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向扇形波状拉底爆破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池组自动制造组装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