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生物降解的自粘附创口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73781.8 | 申请日: | 2020-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7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苟马玲;张久盟;黄玉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L24/10 | 分类号: | A61L24/10;A61L24/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张小丽 |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降解 粘附 创口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和周围神经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自粘附创口贴。本发明自粘附创口贴能够为周围神经提供良好的修复微环境,提高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速度。本发明自粘附创口贴由两层水凝胶组成,包裹受损部位后,其上下表面能够通过炔基和叠氮的点击化学反应粘附起来,能够简化手术过程,减少伤口暴露时间。本发明自粘附创口贴其中一层可负载药物,使药物集中地向损伤部位释放,既增强疗效,还降低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和周围神经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自粘附创口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周围神经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患者不仅需要承担昂贵的医疗费用,而且受损神经的恢复效果并不良好,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目前,端对端神经缝合术是治疗神经损伤的常见手段,尽管显微外科手术不断提升,但是最终治疗效果都差强人意。近些年来,神经修复支架被用于辅助神经缝合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能够改善受损神经所在的微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然而,常规的神经修复支架往往存在安装过程复杂和缺乏功能化的问题,繁琐的植入过程不仅会增加手术时间,还存在再次损伤神经的风险;同时,虽然简单的神经修复支架能够将受损神经与周围组织隔离从而起到保护神经的作用,但是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速度还不能满足患者需求。
常规的神经修复支架不仅安装繁琐,而且促进神经修复的速度也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通常在手术治疗后还会通过药物治疗提高神经修复的速度。然而,为了达到预期的药物治疗效果,必须维持目标位置的药物浓度。神经修复支架是一种理想的药物递送载体,能够在受损神经处原位释放药物,研究也表明添加药物获得的功能化神经修复支架能够加快神经损伤后再生和功能恢复的速度。虽然与口服药物相比,功能化的神经修复支架能够降低全身毒副作用的风险,但是受损神经周围的组织有局部较高的药物浓度,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
创口贴是一种常见且便利的医疗用品,用于贴在创口处起到保护伤口、暂时止血、抵抗细菌再生、防止创口再次损伤的作用。在功能上与神经修复支架对周围神经修复的作用类似,但是目前并没有体内使用的创口贴用于神经修复。主要原因是缺乏安全无毒可降解、具有自身粘附性能且不与体内组织器官粘附的生物材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神经修复支架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自粘附创口贴,由两层水凝胶组成,其中一层水凝胶的原料为具有炔基的甲基丙烯化生物材料,另一层水凝胶的原料为具有叠氮的甲基丙烯化生物材料;包裹受损部位后,其上下表面能够通过炔基和叠氮的点击化学反应粘附起来。
进一步的,上述自粘附创口贴中,其中一层负载有药物。
进一步的,上述自粘附创口贴中,所述药物为促进神经修复的药物。
进一步的,上述自粘附创口贴中,负载有药物的一层表面有孔洞或突起。
更进一步的,上述自粘附创口贴中,负载有药物的一层表面为栅格状。即间隔的条纹状结构。
具体的,上述自粘附创口贴中,所述具有炔基的甲基丙烯化生物材料为甲基丙烯化生物材料上的部分或全部活性基团上的H被COR1取代,所述的活性基团为氨基或羟基,R1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37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花生冰淇淋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湿巾及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