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的无后座力枪械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3432.6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9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马梓淇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梓淇 |
主分类号: | F41A19/06 | 分类号: | F41A19/06;F41A19/13;F41A19/4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勇 |
地址: | 4512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无人机 后座力 枪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的无后座力枪械,包括两侧扣合连接的中空状枪壳、置于两侧枪壳之间的触发机构、推弹机构、撞针机构、枪管、枪托以及弹匣,所述枪壳尾端开设有矩形滑孔;所述推弹机构包括主电机、与主电机连接的螺杆、卡座以及弹性滑接在卡座上的挡板,所述卡座内开设有矩形滑膛二;所述撞针机构包括固定座和撞针组件,所述固定座内开设有上下连通的矩形滑膛一以及阶梯槽,所述滑膛一滑膛一内设置有子弹;所述枪管、滑膛一和滑膛二以及滑孔同处于一条直线上、且依次连通。本发明通过对枪械结构的改进以解决传统枪械产生后座力的问题,保证击发时枪械的稳定及避免对无人机飞行产生影响,可良好应用于无人机和枪械的结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枪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的无后座力枪械。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为满足人们对无人机功能多样化的需求,在无人机制造时通常会在机身下方挂载相应功能的部件,以枪械和无人机结合为例,其结合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枪械射击时产生的后座力影响无人机飞行的稳定。
现有枪械击发为手动扣动扳机,弹簧及撞针撞击子弹底火,弹壳内的火药起火后子弹头脱离弹壳、从枪膛射出,而弹壳则会撞击撞针,因而产生一定的后座力,后座力直接影响到无人机的飞行姿态及飞行的稳定性,而且还会影响到射击的精度。
如何解决枪械射击时产生的后座力影响无人机飞行稳定的问题,以授权公告号CN208760908 U公开的一种无人机挂载自动步枪的远程击发装置为例,其未直接对枪械结构进行改变,而是设置有无人机挂载平台和挂载枪架,枪械安装在挂载枪架后,再通过无人机挂载平台将其与无人机连接,为了缓解后座力,其设置有后座力缓冲座,此方式无疑增加了无人机的载荷。为此,提出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的无后座力枪械。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枪械射击时产生的后座力影响无人机飞行的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的无后座力枪械,可实现枪械的稳定击发,同时保证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的无后座力枪械,包括两侧扣合连接的中空状枪壳、置于两侧枪壳之间的触发机构、推弹机构、撞针机构、枪管、枪托以及弹匣,所述枪壳首端设置所述枪托、枪壳尾端开设有矩形滑孔;
所述推弹机构包括主电机、与主电机连接的螺杆、卡座以及弹性滑接在卡座上的挡板,所述卡座位于弹匣上方,卡座上部和螺杆配合,卡座下部开设有卡槽二,所述卡座首端两侧设置有回复抵杆,卡座内开设有矩形滑膛二;
所述撞针机构包括固定座和撞针组件,所述固定座内开设有上下连通的矩形滑膛一以及阶梯槽,所述滑膛一相邻侧壁之间圆弧光滑过渡,滑膛一内设置有子弹,所述子弹轮廓与滑膛一内壁相适,所述挡板抵在子弹上,所述固定座下部、与子弹对应位置处设置所述撞针组件;
所述枪管和固定座螺纹连接,枪管、滑膛一和滑膛二以及滑孔同处于一条直线上、且依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枪壳下方设置弹匣,两侧枪壳之间转动设置有拨杆,所述拨杆抵在弹匣上以限位;
所述枪托为分体式结构,枪托上下扣合在枪管上,枪托与所述枪壳连接,所述枪管一端置于枪壳内、另一端穿过枪托置于枪壳外。
进一步地,所述触发机构包括扳机单元和触发单元,扳机单元包括扳机电机、连接杆、主扳机、扭簧一、转座、副扳机、扭簧二以及回复构件,所述扳机电机设置在一侧枪壳外,所述连接杆转动设置在两侧枪壳之间,扳机电机和所述连接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扳机套设在连接杆上、随连接杆转动,主扳机和一侧枪壳之间设置所述扭簧一,所述主扳机上还弹性滑接有所述转座,转座包括上下固定连接的杆部和座部,所述杆部与连接杆平行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梓淇,未经马梓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34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