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校教学建筑平面学习空间连接凝聚性的评估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73252.8 | 申请日: | 2020-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5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吴放;竺越;朱炜;胡晓军;应小宇;龚敏;扈军;朱江;王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大城市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18;G06Q10/06;G06Q50/2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 地址: | 3100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校 教学 建筑 平面 学习 空间 连接 凝聚 评估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校教学建筑平面学习空间连接凝聚性的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获取并简化高校教学建筑平面技术图纸,进行凸空间划分,进行空间区域分类编码,建立空间区域间的连接,生成学习空间拓扑网络模型;S2、对学习空间交通网络和整体网络系统的连接紧密性特征进行评估;S3、对学习空间交通网络和整体网络系统的连接控制性特征进行评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基于复杂网络分析,评估学习空间连接的紧密性、控制性和稳健性3个性能特征,建立了基于数据和循证的以流为中心的教学建筑平面空间连接凝聚性的精确评估方法,突破了以外更多基于灵感和经验的以形为中心的感性分析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计专业的空间网络优化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校教学建筑平面学习空间连接凝聚性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代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变革:近20年,由于电子资源和移动设备的普遍使用,学习和探索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作为网络一代的大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更喜爱主动学习的方式,并积极参与其中;认知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逐渐代替信息加工理论,强调学习者是通过主动建构、社会性交互、社会参与等方式来学习的;当前的学习范式不仅让教室内的正式学习从被动变成主动,也让教室外的非正式学习成为了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角色。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习主体的特征变化、学习理论的更替发展,学习范式的转变融合以及人们对非正式学习的重视,对现有高校学习空间的建筑规划设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利用学习空间来促进学习者的社会性交互,从而促进主动建构等成为建筑设计领域关注的焦点。
高校学习空间中的使用者本质上经历了一种非空间联系的学习过程参与方如何在学习空间中被空间化的过程。上述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作用框架:空间物质资本转化为区位资本,继而创造社会资本,从而实现学习绩效和健康福祉。其中区位资本是一个关键要素,它是由学习空间的功能分布和组构关系决定的。高校学习空间由正式学习空间和非正式学习空间构成。相对于正式学习空间(例如教室、实验室等)具有的点特征,非正式学习空间(例如研讨空间、展览空间、休息空间等)更具有线与网的特征。受网络效应的影响,整个空间网络能产生单一空间所不具备的涌现效应。因此,相对于孤立地研究个别学习空间如何发挥作用,研究整个学习空间网络结构就显得更为重要。学习空间连接凝聚性即是区位资本的重要表征。学习空间连接凝聚性是指教学建筑内所有学习空间通过步行连接联系在一起的程度。因此,学习空间连接凝聚性的评估方法将为高校教学建筑的设计推敲、方案比选提供有力工具,增加学习者相遇互动的机会,促进提高学习者在教学楼中的学习绩效和健康福祉。
目前在高校教学建筑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对于学习空间的功能排布和结构关系的组构分析存在以下不足:第一、艺术性的感性判断多于科学性的理性评估:更多基于灵感和经验的以形为中心的形态分析视角,而缺乏基于数据和循证的以流为中心的网络分析视角。第二、对学习空间整体连接凝聚性认识不足:更多孤立地推敲个别学习空间的效果和作用,而忽视整个学习空间网络结构的性能和比选。第三、缺少量化评估学习空间连接凝聚性的工具:连接是实现凝聚力的必要条件,但连接的密度往往不是决定性因素,而连接的结构模式更重要。目前尚未形成对描述教学建筑学习空间功能及其连接结构的有效方式,尚未形成对学习空间连接凝聚性的性能解析,尚未形成科学的量化方法来衡量学习空间连接凝聚性的综合性能,无法揭示学习空间连接的深层次结构特征。
在当代的高等教育环境中,支持性的实体学习空间是提高学生学习绩效和健康福祉的战略机会。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急需一种科学、高效的学习空间连接凝聚性的评估方法和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校教学建筑平面学习空间连接凝聚性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这种高校教学建筑平面学习空间连接凝聚性评估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平面图纸处理及网络模型生成模块、学习空间网络系统的连接紧密性特征评估模块、学习空间网络系统的连接控制性特征评估模块和学习空间网络系统的连接稳健性特征评估模块、评估报告及比选建议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大城市学院,未经浙大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32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量子安全增强数字信封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循环式抑尘漏斗及其工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