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光纤陀螺组合系统的双光源切换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3106.5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6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赵万良;蔡雄;荣义杰;夏语;齐轶楠;陆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19/72 | 分类号: | G01C19/72;H05B47/10;H05B47/165;H05B4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徐雯琼;张静洁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光纤 陀螺 组合 系统 光源 切换 电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光纤陀螺组合系统的双光源切换电路,包含:依次通过电路连接的控制器组件、并联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继电器组件和光源驱动电路;其中,光源驱动电路包含:与主光源通过电路连接的主光源驱动电路,以及与备光源通过电路连接的备光源驱动电路;由控制器组件输出的光源切换信号经过并联电路形成两个光源控制信号,并经过继电器驱动电路放大后控制继电器组件进行切换,根据光源控制信号在主光源驱动电路和备光源驱动电路中择一切换连通,实现对主光源和备光源的切换使用。本发明可有效降低光纤陀螺组合系统的功耗,且提高电路寿命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光源切换电路,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光纤陀螺组合系统的双光源切换电路,属于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卫星上使用的光纤陀螺组合系统,主要包括有陀螺仪组件、供电电源、转接电路、通讯电路等组件。陀螺仪组件是个独立的光纤陀螺仪,具有单独敏感角速度的功能,其内部设置的光路组件也是独立的,即一个光纤陀螺仪内部包含一个光源。光源是光纤陀螺仪的核心器件,同时也是功耗最大的器件。
因此,想要尽可能的降低光纤陀螺仪的功耗,减少其内部光源的使用数量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光纤陀螺组合系统的双光源切换电路,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光纤陀螺组合系统的功耗,而且不会降低寿命和可靠性,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光纤陀螺组合系统的双光源切换电路,可有效降低光纤陀螺组合系统的功耗,且提高电路寿命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光纤陀螺组合系统的双光源切换电路,包含:依次通过电路连接的控制器组件、并联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继电器组件和光源驱动电路;其中,所述光源驱动电路包含:与主光源通过电路连接的主光源驱动电路,以及与备光源通过电路连接的备光源驱动电路;由控制器组件输出的光源切换信号经过并联电路形成两个光源控制信号,并经过继电器驱动电路放大后控制继电器组件进行切换,根据光源控制信号在主光源驱动电路和备光源驱动电路中择一切换连通,实现对主光源和备光源的切换使用。
所述控制器组件包含:主FPGA,与主上位机连接;备FPGA,与备上位机连接;所述主上位机和备上位机轮流切换发送主光源信号和备光源信号;所述主光源信号传输至主FPGA解析后,输出两个主光源切换信号;所述备光源信号传输至备FPGA解析后,输出两个备光源切换信号。
两个所述主光源切换信号和两个所述备光源切换信号均为脉冲宽度为100ms的高电平有效的脉冲控制信号。
所述并联电路分别与主FPGA和备FPGA通过电路连接,轮流切换接收主FPGA输出的两个主光源切换信号以及备FPGA输出的两个备光源切换信号;所述并联电路将接收到的两个主光源切换信号合成为主光源控制信号并输出至继电器驱动电路,将接收到的两个备光源切换信号合成为备光源控制信号并输出至继电器驱动电路。
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根据接收到的主光源控制信号或备光源控制信号,分别驱动继电器组件进行切换,将电源轮流连通至主光源驱动电路或备光源驱动电路,轮流为主光源或备光源供电。
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包含:主晶体管,与并联电路连接,接收主光源控制信号以导通主晶体管;备晶体管,与并联电路连接,接收备光源控制信号以导通备晶体管。
所述继电器组件包含:第一继电器,该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线包分别连接主晶体管和主光源驱动电路,该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线包连接备光源驱动电路,该第一继电器的移动触点一端连接电源;第二继电器,该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线包连接主光源驱动电路,该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线包分别连接备晶体管和备光源驱动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31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