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硼杂环的有机化合物、混合物、组合物及有机电子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3038.2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2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宋鑫龙;何锐锋;宋晶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5/02 | 分类号: | C07F5/02;C07F9/6596;C09K11/06;H01L51/54;H01L51/50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杜寒宇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硼杂环 有机化合物 混合物 组合 有机 电子器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硼杂环的有机化合物、混合物、组合物及有机电子器件。该含硼杂环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式(1)所示结构,将其用于发光材料有机电子器件中,可提高电致发光效率,延长器件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致发光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硼杂环的有机化合物、混合物、组合物及有机电子器件。
背景技术
由于有机半导体材料在合成上具有多样性,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以及优良的光学与电学性能,其在光电器件,特别是OLED器件方面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
为了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各种基于荧光和磷光的发光材料体系已被开发出来,使用荧光材料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可靠性高的特点,但其在电气激发下其内部电致发光量子效率被限制为25%,这是因为激子的单重激发态和三重激发态的分支比为1:3。与此相反,使用磷光材料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已经取得了几乎100%的内部电致发光量子效率。但磷光 OLED有一显著的问题,就是Roll-off效应,即发光效率随电流或亮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这对高亮度的应用尤为不利。
迄今为止,有实际使用价值的磷光材料是铱和铂配合物,但制备这些化合物的原材料稀有而昂贵,并且,配合物的合成也很复杂,因此成本也相当高。为了克服铱和铂配合物的原材料稀有和昂贵,及其合成复杂的问题,Adachi提出反向内部转换的概念,这样可以利用有机化合物,即不利用金属配合物,实现了可与磷光OLED相媲美的高效率。此概念已经通过各种材料组合得以实现,如:1)利用复合受激态材料(exciplex),参见Adachi等,Nature Photonics, Vol 6,p253(2012);2)利用热激发延迟荧光(TADF)材料,参见Adachiet al.,Nature,Vol 492,234, (2012)。但现有具有TADF的有机化合物大多采用供电子(Donor)与吸电子(Acceptor)基团相连的方式,从而引起最高占有轨道(HOMO)与最低未占有轨道(LUMO)电子云分布完全分离,缩小有机化合物单重态(S1)与三重态(T1)的差别(△EST)。
现有红光与绿光TADF材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发,在许多性能方面均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磷光发光材料相比,无论从效率还是寿命上相比,其性能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急需开发效率高、寿命长的、制造成本低的TADF材料。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硼杂环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旨在提供一类新型的有机光电功能材料,提高器件的效率和寿命,同时降低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硼杂环的有机化合物,其结构通式如式(1)所示:其中:
B为硼原子;
X每次出现时,独立选自B、N、P、As或Bi;
------表示单键或不存在;
Ar1-Ar4独立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为6至4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环原子数为5 至40的杂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环原子数为5至40的非芳香环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30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