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粗精磨与抛光一体式磨削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72449.X | 申请日: | 2020-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9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虞文武;虞益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市捷甲非开挖管道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29/00;B24B45/00;B24B47/20;B24B47/12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粗精磨 抛光 体式 磨削 工装 | ||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粗精磨与抛光一体式磨削工装,包括支撑座、磨削固定架、粗精磨机构与抛光机构,所述磨削固定架由底部固定脚板、侧支撑板与顶板构成,所述粗精磨机构由侧滑座、伸缩臂I、伸缩臂II与砂轮座I构成;所述抛光机构由顶滑座、伸缩臂III与抛光轮座II构成;本发明中,通过粗精磨机构实现对工件的一次性加工完成多个加工目的,并且对工件双侧同步加工可保持工件两侧的平衡受力,避免产生过度让刀的现象,进而大大的提高了加工精度;通过与抛光机构与粗精磨机构协同加工,在同一步骤中完成多个加工工位的加工目的,进一步提高了整个工装对工件的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粗精磨与抛光一体式磨削工装。
背景技术
磨削是一种常见的加工方式,通常磨削分为粗磨、半精磨与精磨,通过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使工件表面获得一个较高的精度等级,现有技术中对工件的磨削加工,通常分步进行,从粗磨到精磨一步步完成,在磨削后为了使工件的表面光洁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往往会对其进行抛光处理,现有技术中的磨削与抛光加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加工要求,但它在实际加工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1.现有技术中粗磨、精磨无法在同一加工截面实现同步加工,分步加工时会增加加工时长,降低加工效率,而分段加工则会提高工件上的单侧吃刀应力,使工件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让刀现象,因此容易形成腰鼓曲面,降低加工精度;
2.现有技术中对工件的抛光处理往往是单独进行,增加了加工工时,降低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粗精磨与抛光一体式磨削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粗精磨与抛光一体式磨削工装,包括支撑座、支撑座上端所设的磨削固定架、磨削固定架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粗精磨机构与磨削固定架上端所设的抛光机构,所述支撑座上端面的外侧开设有电机安装槽与液压缸安装槽,且在电机安装槽与液压缸安装槽内设有导向固定机构,所述磨削固定架的下端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底部固定脚板,且在底部固定脚板的上端垂直固定连接有侧支撑板,所述侧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
所述粗精磨机构由左右对称滑配在侧支撑板内侧面的侧滑座、侧滑座内侧面上铰接安装的伸缩臂I、伸缩臂II与槽体结构的砂轮座I构成;
所述抛光机构由顶板顶部下端面滑配的顶滑座、顶滑座下端固定连接的槽体结构的伸缩臂III与伸缩臂III下端活塞杆上固定连接的抛光轮座II构成。
优选的,所述侧支撑板的内侧面上左右对称开设有滑槽I,所述侧滑座的外侧面上设有与滑槽I相滑配的滑轨I。
优选的,所述侧滑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I,且在驱动电机I的主轴上固定套接有驱动齿轮I,所述滑槽I的上端并且在侧支撑板的内侧面上固定安装有与驱动齿轮I相啮合的齿条I。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下端面上开设有滑槽II,所述顶滑座的上端左右对称设有矛滑槽II相滑配的滑轨II,所述顶滑座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II,且在驱动电机II的主轴上固定套接有驱动齿轮II。
优选的,所述滑槽II的侧面并且在顶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与驱动齿轮II相啮合的齿条II。
优选的,所述侧滑座的内侧面上自上而下设有分别与伸缩臂I、伸缩臂II相铰接的铰接座I与铰接座II,所述伸缩臂I的另一端与砂轮座I的外侧面相固定连接,所述砂轮座I上端面的一侧设有与伸缩臂II另一端相铰接的铰接座III。
优选的,所述砂轮座I槽体的左右两侧壁体中间套配有砂轮I,所述砂轮座I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磨削电机I,且磨削电机I的主轴与砂轮I的转轴通过联轴器相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市捷甲非开挖管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市捷甲非开挖管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24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学习桌集智能教学辅助系统
- 下一篇:一种提手装置、手提式电池及其安装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