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共享平台智能推荐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2306.9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9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衍太;张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众智诺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35 | 分类号: | G06F16/9535;G16H20/60;G06Q30/0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3 | 代理人: | 王余钱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高新区竹***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共享 平台 智能 推荐 方法 系统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共享平台智能推荐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通过人脸识别获取用户属性,提取特征值,并建立预设模型;根据大数据分析获取用户喜好信息,自动生成果蔬组合,得到组合信息;将组合信息与预设信息进行比较,得到偏差率;判断所述偏差率是否大于预设的偏差率阈值;若大于,则进行果蔬组合的调整,得到结果信息;将结果信息按照预定方式进行屏显,得到推荐屏显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享平台智能推荐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共享平台智能推荐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果汁机,就是用机械的方法将水果或蔬菜压榨成果汁的机器。一般果汁机的分类有几种,比较常见的两种是家用果汁机和商用果汁机,共享果汁售货机配合自动榨汁、智能清洗、自助售货智能硬件,根据市场上的水果类型,基本上能满足常见的水果榨汁,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口味的用户,一款智能设备兼容各类水果的取汁,更方便地满足用户使用习惯。
目前的果汁机无法实现全自动智能化运行,用户使用过程中,无法通过大数据分析及历史交易记录进行智能推荐果蔬组合,此外无法通过分析用户的营养需求及健康信息进行制定相匹配的果蔬组合,平台推荐受众度不高,精准性较差。
为了能够对果蔬组合搭配实现精准的控制,需要开发一款与其相匹配的系统进行控制,通过该系统能够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及个人健康信息进行推荐不同的果蔬组合搭配方案,并根据历史交易记录及用户喜好进行排序推荐屏显,但是在进行控制过程中,如何实现精准控制的同时,实现共享平台的智能推荐屏显都是亟不可待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共享平台智能推荐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共享平台智能推荐方法,包括:
通过人脸识别获取用户属性,提取特征值,并建立预设模型;
根据大数据分析获取用户喜好信息,自动生成果蔬组合,得到组合信息;
将组合信息与预设信息进行比较,得到偏差率;
判断所述偏差率是否大于预设的偏差率阈值;
若大于,则进行果蔬组合的调整,得到结果信息;
将结果信息按照预定方式进行屏显,得到推荐屏显信息。
优选的,推荐屏显信息与用户信息匹配并形成交易信息;
交易信息传输至数据库,数据库每增加N条交易信息时,得到修正信息;
根据修正信息反向修正购买次数排序前N位对应的果蔬类形成一个新的果蔬组合的推荐屏显类;
根据推荐屏显类反向修正推荐屏显信息与用户特征匹配度。
优选的,根据大数据分析获取用户喜好信息,自动生成果蔬组合,得到组合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用户个人健康信息计算出用户的热量及营养需求,
获取果蔬热量及营养成分,根据用户需求筛选出推荐果蔬类,并生成果蔬组合进行显示。
优选的,所述用户属性包括用户年龄、用户喜好、用户体重信息、用户禁忌信息或用户性别信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的,所述预设模型包括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具体为:
通过大数据分析获取用户人群属性,通过云计算得到用户数据;
将用户数据输入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大数据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得到反馈信号,获取反馈信息;
根据反馈信息制定对应的果蔬组合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众智诺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众智诺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23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