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1316.0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5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曹文龙;孔迪;滕小锘;张大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世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苏州米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18 | 分类号: | C07K14/18;C12N15/866;C12N5/10;A61K39/12;A61P3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日本 脑炎 病毒 基因工程 单位 疫苗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疫苗包含重组蛋白以及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剂,所述重组蛋白具有SEQ ID NO:2所示序列。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疫苗安全性高,免疫原性好,能够在动物体内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免疫后的动物能够抵御强毒攻毒,并且还可以使用生物反应器大规模无血清悬浮培养制备,具有质控容易、批次间稳定、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因工程疫苗,具体涉及一种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动物免疫药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日本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又称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引起的一种以蚊虫为媒介的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传染病。JE可感染多种生物如猪、马、牛、羊、鼠、犬和人等,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或抽搐、呼吸衰竭、运动及反射障碍等神经症状为特征。该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一定的地域性,多发生于夏秋蚊虫孽生的季节,猪是JEV主要的储存宿主和扩散宿主之一,一般在蚊-猪-蚊三者之间形成循环感染,也可以通过猪-蚊-人途径感染人类。因此预防和控制病毒的传播不仅对养殖业而且对人类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世界动物卫生组(OIE)将JE划归为B类传染病,我国农业部将其列为乙类法定传染病和二类动物疫病。
JEV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有囊膜,呈球形,二十面体对称。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全长约11kb,含有一个长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多聚蛋白。多聚蛋白通过蛋白酶剪切为三个结构蛋白:核衣壳蛋白C蛋白、膜蛋白前体蛋白prM、纤突糖蛋白E蛋白和七个非结构蛋白:NSl、NS2A、NS2B、NS3、NS4A、NS4B和NS5。E蛋白为病毒主要的结构蛋白,是JEV的重要抗原蛋白,具有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能力,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与病毒毒力、致病性、膜融合、免疫保护、血凝反应力和血清特异性等密切相关。
乙脑的传播主要以蚊虫叮咬为主,夏秋季蚊虫繁殖快,环境难控制,防蚊灭蚊效果不理想,因此大规模的疫苗接种成为乙脑防控的主要措施。现今广泛使用的JEV疫苗主要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但灭活苗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副反应多、生产和纯化工艺复杂、生产设施要求高,生产成本高、抗体保持水平不高等缺点;减毒活疫苗中SA14-14-2减毒株从原代仓鼠肾细胞(PHK)经过多次传代多次蚀斑筛选纯化得到,其来源细胞系不被FDA认可,应用范围小,具有返祖风险性,纯化工艺也有待改善。
鉴于此,业界亟需发展出一种安全性高、免疫原性强的JEV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其制备方法及应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组蛋白,其具有SEQ ID NO:2所示序列或者与SEQ IDNO:2的全长序列95%以上相同的序列。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重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可以是原始序列,增加或截短的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用于编码所述重组蛋白的编码基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编码基因具有SEQ ID NO:1所示序列或者与SEQ IDNO:1的全长序列95%以上相同的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重组载体,其包含所述重组蛋白的编码基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重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pFastBac 1、pVL1393、pFastBacdual等,并优选采用pFastBac 1。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宿主细胞,其包含所述重组蛋白的编码基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世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苏州米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世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苏州米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13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