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1169.7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7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一樑;白洋;马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泓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6 | 分类号: | E02D19/06;E02D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地下水位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其包括集水井,所述集水井上方设置有用于将集水井内的集水抽出的抽排组件,抽排组件包括离心泵、抽水管和排水管,抽水管远离离心泵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泥沙进入抽水管内的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初级过滤套筒、终级过滤套筒和连接套筒,初级过滤套筒周向外壁开设有初级滤孔,终级过滤套筒的周向外壁开设有终级滤孔,连接套筒与抽水管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抽水管和连接套筒进行连接的锁紧组件,本申请具有保证抽水管和离心泵使用的稳定性,及时将集水井内积水排出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降低地下水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水。在国家标准《水文地质术语》中,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种形式的重力水,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地下水造成建筑的地基松软,一般采用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地下水位,从而保证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
现有的降低地下水位一般是在将要开挖的基坑周围钻设集水井,再使用抽水泵和排水管将排水井内的水抽出,同时保证排水井的底端低于将要开挖的基坑的坑底。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使用抽水泵抽取集水井内的积水时,为保证将集水井内的积水抽干,需要将抽水管远离抽水泵的一端与集水井的井底抵接,会导致大量的泥沙进入抽水管内,导致抽水管堵塞、抽水泵损坏进而存在有不能将集水井内的积水排出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方案存在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装置,包括集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上方设置有用于将集水井内的积水抽出的抽排组件,抽排组件包括离心泵、抽水管和排水管,离心泵与集水井上方的地面固定连接,抽水管一端与离心泵连通剩余一端插接在集水井的井底,排水管与离心泵连通,抽水管远离离心泵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泥沙进入抽水管内的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初级过滤套筒、终级过滤套筒和连接套筒,初级过滤套筒周向外壁开设有初级滤孔,终级过滤套筒的周向外壁开设有终级滤孔,且初级滤孔的孔径大于终级滤孔的孔径,初级过滤套筒套设在终级过滤套筒的外侧,连接套筒与初级过滤套筒的端面固定连接,连接套筒与抽水管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抽水管和连接套筒进行连接的锁紧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集水井的位置较低,地下水会汇集到集水井内,汇集到集水井内之后,利用抽排组件将集水井内的水进行抽排,在抽排的过程中,使用锁紧组件将过滤组件与抽水管的进水端进行固定,经过离心泵抽出的水先经过初级过滤套筒将水中较大的石块进行过滤,经过初级过滤套筒过滤后再经过终级过滤套筒过滤进而减少水中的泥沙进而保证抽水管的通常,同时保证离心泵的实用稳定性,进而保证了抽水管和离心泵使用的稳定性,达到了及时将集水井内积水排出的效果。
优选的,锁紧组件包括弧形板、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锁紧组件设置有两组,固定螺栓与弧形板的凸面固定连接,固定螺母与固定螺栓螺纹连接,连接套筒周向侧壁远离终级过滤套筒的一端开设有滑槽和转槽,滑槽一端贯穿连接套筒的端面,且滑槽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连接套筒上表面垂直,转槽与滑槽的底端连通,且转槽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连接套筒的上表面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先将弧形板和固定螺栓放置在抽水管内,将固定螺栓穿过抽水管的外壁,并同时保证弧形板的凸面与抽水管的内壁抵接,此时将连接套筒从滑槽的一端开始滑到滑槽的末端并转动连接套筒,此时固定螺栓位于转槽内,再将固定螺栓与固定螺母螺纹连接,抽水管夹接在弧形板和连接套筒直接,进而提高了锁紧组件与连接套筒的适应性,同时提高了连接稳定性,滑槽和转槽的设置提高了连接套筒与固定螺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泓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泓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11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抗箔条干扰方法
- 下一篇:氧化铝陶瓷过滤板自动上浆挤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