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腔式观光潜望镜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0935.8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0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琪;曹尚;陈琳;段文亮;刘苏莉;兰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中天纬测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3/08 | 分类号: | G02B23/08;G02B15/14;G02B15/15;B01D53/26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刘念涛 |
地址: | 430299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腔式 观光 潜望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目镜头可自动升降的两腔式观光潜望镜,由上镜管组、中镜管组和目镜头组组装而成,上镜管组由头部保护玻璃、俯仰棱镜、连续变倍物镜组和分划板组成,中镜管组由导电滑环连接的中镜管一和中镜管二构成,目镜头组包括沿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列的聚光镜组、目棱镜和分光棱镜组,分光棱镜组将从连续变倍物镜组出射的会聚光均分为相互垂直的两束光,一路分光反射进左反射镜经过保护玻璃到场镜后进入左侧目镜组,一路分光透射至保护玻璃后依次经过外反射镜一、外反射镜二到场镜后进入右侧目镜组。本发明观光潜望镜具有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外形简洁美观和体验感强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观通设备技术领域,涉及民用观光类潜望镜,具体涉及一种两腔式观光潜望镜。
背景技术
潜望镜是指能置身于安全的位置,去观察难于直接观察或危险区域的观察设备。实用光学潜望镜的雏形,出现于上世纪初。随着光电设备技术的进步,潜望镜从一种简单的光学观察设备,向着多用途的综合光学仪器发展。
观光潜望镜通常用于对周围景物的放大观察,使用者足不出户即可观察外部景观,其光学系统具有一定的放大作用,可观察外部景物细节。
东方明珠电视塔是上海标志性景观之一,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塔高约468米,电视塔的球形部位是三层空中酒店,通过室内架设的单筒式望远镜观察外部美景,已成为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
但是受限于望远镜的结构,游客无法在类似这种电视塔的高度实现沉浸式的观景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目镜头可自动升降的两腔式观光潜望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两腔式观光潜望镜,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安装在上支撑座的上镜管组、安装在下支撑座的中镜管组以及安装在伺服电动缸的目镜头组,所述的上镜管组和目镜头组分别位于两个气密结构的腔体内,形成两腔式结构形式;所述的上镜管组由沿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列的头部保护玻璃、俯仰棱镜、连续变倍物镜组和分划板组成,俯仰棱镜将目标光线折转90˚,同时实现瞄准线在子午面内的±20˚俯仰;所述的连续变倍物镜组由前固定组、变倍透镜组、补偿透镜组和后固定组组成,变倍透镜组和补偿透镜组沿光轴做相对或相向运动以实现倍率的连续变化;所述的中镜管组由导电滑环连接的中镜管一和中镜管二构成,用于承担着拉长光路,满足潜望力的要求;所述的目镜头组包括沿物方到像方依次排列的聚光镜组、目棱镜和分光棱镜组,聚光镜组用于收缩光线的口径,目棱镜与俯仰棱镜组合实现潜望功能,分光棱镜组将从连续变倍物镜组出射的会聚光均分为相互垂直的两束光,目标光线通过分光棱镜组之后一路分光反射进左反射镜经过保护玻璃到场镜后进入左侧目镜组,一路分光透射至保护玻璃后依次经过外反射镜一、外反射镜二到场镜后进入右侧目镜组。
所述的一种两腔式观光潜望镜,其场镜前方还设置有补偿玻璃板。
所述的一种两腔式观光潜望镜,其分光棱镜组和左反射镜之间设置有斜方棱镜,用于平移从分光棱镜组出射的反射光束。
所述的一种两腔式观光潜望镜,其前固定组的ƒ1´=220mm,变倍透镜组的ƒ2´=-78mm,补偿透镜组的ƒ3´=135mm,后固定组的ƒ4´=3453mm,目镜组的ƒ5´=42mm。
所述的一种两腔式观光潜望镜,其上镜管组和目镜头组后方分别安装一个可更换的干燥剂盒,定期更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连续变倍方式是使变倍透镜组和补偿透镜组沿光轴方向运动,运动平稳无跳跃,且目标所成的像是从6倍到12倍或从12倍到6倍连续的放大或缩小,有利于操作观察。而且秉承极简设计理念,凝练精密光学仪器的科技感,同时保留了一些军事元素,能较好满足军事爱好者的操控需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中天纬测控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中天纬测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09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资源再利用的废弃塑料回收加工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起火的安全配电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