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扭簧内置式导纱板自动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0847.8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2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树平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B23P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25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式导纱板 自动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扭簧内置式导纱板自动生产工艺,属于纺纱机零件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固定支架进行夹紧和摆正;步骤2.将扭簧安装在固定支架内;步骤3.将固定支架与活动支架连接;步骤4.对销轴转动安装;步骤5.将垫圈放置至活动支架内;步骤6.将导纱钩放置进入活动支架内;步骤7.调节螺盘分批上料;步骤8.安装调节螺盘;步骤9.自动下料。本发明的工艺设计巧妙,工序间衔接顺畅,实现了簧内置式导纱板的自动化生产,整个工序过程,只需一个人即可完成,节约了70%以上的人工,而良率也达到了99.9%以上,效率与人工组装相比,提升了8‑10倍,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机零件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扭簧内置式导纱板自动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的纺纱机上普遍使用导纱板,导纱板是与纱线直接接触的过纱器材,是细纱加捻过程中的一个引纱支点,它对纱线捻度传递的均匀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现有一种扭簧内置式导纱板,其结构如附图15所示,包括固定支架91,导纱钩92,活动支架93,销轴94,调节螺盘95和扭簧96,活动支架93由高分子塑料制成,固定支架91由钢板制成,导纱钩92后端有齿条,通过调节螺盘95和垫圈固定在活动支架93的内腔中,活动支架93和固定支架91上设有用来铰连的轴套并通过销轴94铰连,扭簧96安装在固定支架91内。
目前扭簧内置式导纱板的组装大部分采用半自动方法进行,由于零件较多,组装的工序比较复杂,因此,组装效率低,而且工人的工作强度大,容易组装失败导致零件松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扭簧内置式导纱板自动生产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扭簧内置式导纱板的组装效率低和扭簧内置式导纱板会出现松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扭簧内置式导纱板自动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固定支架进行夹紧和摆正:设置组装架、组装座、输送带、摆正装置、固定支架上料装置、扭簧安装装置、销轴安装装置、固定装置、导纱钩安装机构和下料装置,当固定支架从限位板下来时,摆正电机开始运作带动摆正螺纹杆开始转动,从而带动两个摆正块开始移动对固定支架进行夹紧和摆正;
步骤2.将扭簧安装在固定支架内:然后随摆正输送桌移动至固定支架上料装置,防止固定支架在摆正输送桌上方向不一致,导致固定支架上料装置无法对固定支架进行上料,当摆正装置将固定支架移动至容纳槽内,上料板对固定支架进行支撑和固定,然后固定支架上料电机开始运作带动固定支架上料轮开始转动,带动固定支架随固定支架上料轮转动,然后随固定支架上料轮与活动支架进行连接,对固定支架进行翻转和移动,方便与活动支架进行连接,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当固定支架随固定支架上料轮进行转动至正上方时,升降电缸带动梯形筒开始移动,当梯形筒移动至一定位置时,升降电缸停止运作,扭簧安装电机开始转动带动扭簧安装齿轮转动,扭簧安装齿轮带动杆齿在扭簧安装伸缩杆上进行上下移动,带动扭簧安装块移动,扭簧安装块开始推动梯形筒内部的扭簧进入固定支架内,将扭簧一步步推进固定支架,防止扭簧从固定支架脱落;
步骤3.将固定支架与活动支架连接:然后活动支架进入输送带上,推动电缸开始运作带动推动板移动,推动板移动通过两个固定铰接杆带动两个固定板进行左右移动,对活动支架进行夹紧,将活动支架进行固定,方便与固定支架进行连接,防止活动支架在输送带上产生滑动,干扰组装;
步骤4.对销轴转动安装:当固定支架与活动支架连接后,销轴从销轴进料筒进入销轴安装筒内,然后第二销轴安装电机开始运作带动销轴安装螺纹杆开始转动,带动销轴安装套杆开始移动,推动第一销轴安装电机,从而带动销轴安装杆推动销轴移动,然后销轴阻拦杆对销轴进行阻拦,第一销轴安装电机开始运作带动销轴安装杆转动,对销轴进行转动安装,防止销轴在安装过程中,销轴安装杆与销轴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树平,未经李树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08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