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刮痧椅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0337.0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9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保军;祝胜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世民 |
地址: | 528402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刮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刮痧椅,包括坐椅本体、靠背组件、刮痧组件、控制组件,靠背组件与坐椅本体连接配合后用于充当坐椅靠背;靠背组件中空,刮痧组件安装在靠背组件内,并可在靠背组件的带动下上下运动;靠背组件上设有上、下两段式柔性靠背板,上、下两段式的柔性靠背板利用两者间的间距形成有与刮痧组件配合的工作窗口,刮痧组件经工作窗口对使用人员背部进行刮痧;控制组件也安装在靠背组件内,控制组件分别与靠背组件及刮痧组件连接,并控制靠背组件及刮痧组件的工作。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利用上述结构可以以低成本的方式实现更为拟人的刮痧过程,使自动刮痧具备了广泛普及和应用的可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刮痧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在低成本下实现自动可控刮痧动作的自动刮痧椅。
背景技术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因其简、便、廉、效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适合医疗及家庭保健,还可配合针灸、拔罐、刺络放血等疗法使用,加强活血化瘀、驱邪排毒的效果,传统的人工刮痧方法全程需要医护人员操作,费时费力。
目前,虽然行业中出现了利用机械臂模拟人手刮痧动作,但由于动作需要至少三轴的机械臂,所以体积大、成本高,无法应用在普及型的家用产品中,限制了自动化刮痧的发展,此外,机械臂式的刮痧工具还需要复杂的控制程序,如程序出错,极容易对使用者造成伤害,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研发一种低成本且于推广使用的自动刮痧椅有着很现实的技术意义和较大的商业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自动刮痧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刮痧椅,包括坐椅本体、靠背组件、刮痧组件、控制组件,靠背组件与坐椅本体连接配合后用于充当坐椅靠背;靠背组件中空,刮痧组件安装在靠背组件内,并可在靠背组件的带动下上下运动;靠背组件上设有上、下两段式柔性靠背板,上、下两段式的柔性靠背板利用两者间的间距形成有与刮痧组件配合的工作窗口,刮痧组件经工作窗口对使用人员背部进行刮痧;控制组件也安装在靠背组件内,控制组件分别与靠背组件及刮痧组件连接,并控制靠背组件及刮痧组件的工作。
进一步的说,靠背组件包括左立板、右立板、上柔性靠背板、下柔性靠背板、驱动电机、上导杆组、下导杆组、安装杆,左立板、右立板相对配合,左立板、右立板对称设有跑道形导轨槽,两跑道形导轨槽形成跑道形导轨;上导杆组、下导杆组均安装在跑道形导轨内;上导杆组与上柔性靠背板连接配合;下导杆组与下柔性靠背板连接配合;左立板、右立板上还对称设有一直线导轨槽,两直线导轨槽形成直线导轨;两直线导轨槽内各安装有一滑块,两安装杆与两滑块连接配合;左立板上设有一对齿轮;右立板板设有一对双联齿轮;对应的齿轮与双联齿轮间通过连杆实现连接配合联动;两齿轮间套有左链条;两双联齿轮上套有右链条及皮带;左链条、右链条均与上导杆组、下导杆组连接配合,用于实现上动上导杆组、下导杆组的同步运动;两齿轮中的一个与安装在左立板上的驱动电机配合,受该驱动电机驱动旋转,进而带动两链条及皮带同步运动;皮带与一滑块连接配合,用于带动滑块及安装杆沿直线导轨运动。
进一步的说,刮痧组件包括丝杆架、丝杆、刮痧架、刮痧皮带、刮痧电机、喷油嘴、移位电机;丝杆架及刮痧架均与两根安装杆连接配合;刮痧架包括三个从动轮以及一个主动轮;刮痧皮带套设在三个从动轮以及主动轮上,使刮痧皮带被撑起呈类四边形;刮痧电机安装在刮痧架上,并与主动轮连接配合,刮痧电机可以驱动主动轮旋转,进而带动刮痧皮带运动;刮痧皮带上均匀间隔安装有刮痧板;刮痧架上安装有一个螺母座;丝杆穿过螺母座后安装在丝杆架上,丝杆与安装在丝杆架上的移位电机连接配合,移位电机带动丝杆旋转,进而使丝杆与螺母座相对位移,进而实现刮痧架沿安装杆水平移动;喷油嘴安装在刮痧架上,喷油嘴内设有电磁阀,嘴油嘴的尾端通过导管与外置的给油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未经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03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