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固化的砂土地质拦水坝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69761.3 | 申请日: | 2020-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9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唐巧雪;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久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7/02 | 分类号: | E02B7/02;E02B3/10;E02B3/16;E02D17/18;E02D15/00;C04B28/10;C04B28/00;C04B28/26;C04B18/16;C04B111/27;C04B111/70 |
| 代理公司: | 洛阳九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6 | 代理人: | 狄干强 |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建筑 垃圾 固化 砂土 地质 拦水 | ||
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固化的砂土地质拦水坝,包括由砂土夯筑而成的坝体和浇筑在其表面的水泥混凝土层,在水泥混凝土层的迎水面和坝体之间具有防渗水结构,防渗水结构包括与迎水面紧挨的第一水化隔离层和与坝体紧挨的第二水化隔离层,在第一水化隔离层和第二水化隔离层之间形成增强填充层。本发明的水化隔离层均是以建筑垃圾为骨料,混杂生石灰、水泥,从而形成相对中间的增强填充层较高孔隙率的填筑层,进而在增强填充层和水化隔离层交界处形成孔隙率不同的断层隔离,大幅度降低水在其内的渗透速率和渗透量;选用生石灰和水泥,能够与渗水结合凝结固化,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致密度的防水隔层,防止了水的渗透,而且使建筑垃圾得到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固体废弃物中建筑垃圾的再利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固化的砂土地质拦水坝。
背景技术
江西南部属于多水多河地区,为了引导河道走向,或者防止河流在汛期对于河道流向改变处的冲刷,一般都是利用拦水坝对河流进行引导;
拦水坝在修筑时,其主体一般是利用所处地段本身的地质条件为基础,利用所处环境的土壤夯筑形成坝体,之后在其表面浇筑水泥混凝土作为增强和防水;但是在砂土地质条件下,由于砂土层的颗粒较大、彼此之间缺乏胶结,而且渗透系数较大,加上长期受到河水浸泡,必然会有水透过水泥混凝土并逐渐渗入坝体内部,导致内部强度降低,甚至其内部的渗水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冻融过程中对坝体内部结构造成破坏,造成风险隐患。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建筑垃圾生产量过亿吨,中国在2013年产生的建筑垃圾总量达到约10亿吨,并且这个数字逐年递增,而将其转化为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却仅为5%,大量的建筑垃圾被遗弃,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建筑垃圾利用率低以及砂土地质条件下的拦水坝由于孔隙率高所导致的渗水严重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固化的砂土地质拦水坝,该防渗水拦水坝通过在坝体迎水面和水泥混凝土层之间设置特殊的防渗水结构层,利用不同级配的建筑垃圾、生石灰、水泥等物进行改造,形成三层防渗水结构,能够与渗过水泥混凝土层的水结合固化,防止渗水向坝体内部深处渗透,进而破坏坝体强度、造成风险隐患,并且提高了建筑垃圾的利用率,使废弃资源得到了再利用。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固化的砂土地质拦水坝,包括由砂土夯筑而成的坝体和浇筑在其表面的水泥混凝土层,在所述水泥混凝土层的迎水面和坝体之间具有防渗水结构,所述防渗水结构包括与迎水面紧挨的第一水化隔离层和与坝体紧挨的第二水化隔离层,在第一水化隔离层和第二水化隔离层之间形成增强填充层,其中,所述第一水化隔离层由粒径为10-20mm的中颗粒建筑垃圾、生石灰、水泥和砂土以2:1:3:4质量比混合后夯筑而成,所述第二水化隔离层由粒径为25-35mm的粗颗粒建筑垃圾、钢渣粉、生石灰和水泥以3:2:1:4的质量比混合后夯筑而成,所述增强填充层由粒径不超过10mm的细颗粒建筑垃圾、钢渣粉和水泥以2:3:5的质量比混合后夯筑而成。
作为上述拦水坝的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第一水化隔离层的厚度为20-30cm,所述第二水化隔离层的厚度为10-30cm,所述增强填充层的厚度为30-50cm。
作为上述拦水坝的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坝体内设置有至少两条与坝体的迎水面平行的防渗墙,所述防渗墙的施工步骤如下:
1)沿规划的防渗墙长度方向,在夯筑好的坝体上画出防渗墙的宽度边界,从而形成两条平行的预设线;
2)沿两条平行的预设线挖宽度为5-10cm的槽,从而形成第一预设槽和第二预设槽,两条槽的深度为防渗墙的高度,两条槽之间的距离为防渗墙的厚度;
3)在第一预设槽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若干支撑管件A,这些支撑管件A的底部和顶部均与第一预设槽底部和顶部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久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赣州久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97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补水嫩肤精华霜生产工艺
- 下一篇:窗帘开合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