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芯片功耗优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69527.0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3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李立浧;于杨;姚浩;习伟;匡晓云;杨祎巍;黄开天;黄凯;井铭;蒋小文;陈伟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3234 | 分类号: | G06F1/3234;G06F1/3237;G06F1/3287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卢晓霞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 功耗 优化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芯片功耗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唤醒模式指令存储于唤醒模式寄存器中;所述唤醒模式指令携带唤醒源信息和芯片系统被唤醒后所述芯片系统进入的电源开关模式;
将掉电模式指令存储于掉电模式寄存器中;
响应于所述掉电模式指令,触发掉电使能寄存器启动掉电流程并在所述掉电流程中控制由所述掉电模式指令指定的电源域进入低功耗模式中;具体包括:根据所述掉电模式指令,触发所述掉电使能寄存器向由所述掉电模式指令指定的电源域发送掉电使能信号,以使所述掉电模式指令指定的电源域的时钟信号关闭;响应于所述时钟信号关闭,触发所述掉电模式指令指定的电源域复位;将与复位后的由所述掉电模式指令指定的电源域对应的隔离单元使能,并将所述复位后的由所述掉电模式指令指定的电源域对应的电压控制器关闭;
接收所述唤醒源信息对应的唤醒源产生的唤醒信号;
若所述唤醒信号为有效唤醒信号,则控制由所述唤醒模式指令指定的电源域进入所述电源开关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系统包括多个电源域;各电源域两两之间设有电平转换器或隔离单元;其中,
两电源域各自的供电电压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预设值,且所述两电源域之间有数字信号通信的情况下,所述两电源域之间设有所述电平转换器;
两电源域之间有数字信号通信,且所述两电源域之间存在其中一个掉电而另一个不掉电的情况下,所述两电源域之间设有所述隔离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源域包括常开电源域、静态存储器电源域、核心电源域、蓝牙电源域和闪存电源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由所述唤醒模式指令指定的电源域进入所述电源开关模式,包括:
根据所述有效唤醒信号,将所述由所述唤醒模式指令指定的电源域对应的电压控制器打开,并将所述由所述唤醒模式指令指定的电源域解复位;
将与解复位后的所述由所述唤醒模式指令指定的电源域对应的隔离单元去使能;
重启所述由所述唤醒模式指令指定的电源域对应的时钟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系统包括常开电源域和触发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唤醒源信息为内部唤醒信号无效的情况下,若所述掉电模式指令包括深度睡眠模式或静态存储器保留模式其中之一,则通过所述触发器触发所述常开电源域的时钟信号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触发器触发所述常开电源域的时钟信号关闭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唤醒源信息为内部唤醒信号无效且外部唤醒信号有效的情况下,被触发复位的所述触发器产生时钟使能信号并发送至所述常开电源域,以使所述常开电源域重启时钟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系统包括软件唤醒寄存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低功耗模式为闪存关闭模式、蓝牙关闭模式或闪存与蓝牙同时关闭模式其中之一时,将所述有效唤醒信号作为软件唤醒指令并存储于所述软件唤醒寄存器中;
根据所述软件唤醒指令,将所述软件唤醒指令指定的电源域对应的电压控制器打开;所述软件唤醒指令指定的电源域为闪存电源域或蓝牙电源域;
将所述软件唤醒指令指定的电源域解复位;
将与解复位后的所述软件唤醒指令指定的电源域对应的隔离单元去使能;
重启所述软件唤醒指令指定的电源域对应的时钟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大学,未经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95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