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氧体粉料的烧结装置及烧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9495.4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6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晶石磁性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7/10 | 分类号: | F27B7/10;F27B7/20;F27B7/22;F27B7/32;F27B7/33;F27B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吴倩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氧体 烧结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于铁氧体粉料烧结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铁氧体粉料的烧结装置及烧结方法,包括烧结组件和衔接组件,所述烧结组件包括传动装置、炉管和支撑杆,所述传动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杆,且输出轴传动连接于所述炉管,所述衔接组件包括入料装置、衔接轴、衔接柱、转板和挡板,所述衔接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衔接柱和转板;在使用的过程中,铁氧体粉料通过入料装置进入到炉管内部,随之传动装置带动炉管进行转动,并在转动的过程中对内部的铁氧体粉料进行加热,而由于挡板固定在转板上,进而经过在挡板在两侧对铁氧体粉料的阻挡,便可扫平堆积的铁氧体粉料,进而便可避免铁氧体粉料在炉管的内部呈堆积状烧结,避免影响到烧结后的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氧体粉料烧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氧体粉料的烧结装置及烧结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材、冶金、化工、环保等许多生产行业中,广泛地使用回转圆筒设备对固体物料进行机械、物理或化学处理,这类设备被称为回转窑。回转窑的发明,使得水泥工业迅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回转窑应用的研究,很快回转窑被广泛应用到许多工业领域,并在这些生产中越来越重要,成为相应企业生产的核心设备。在铁氧体粉料生产中,回转窑主要用来做粉体预烧作业,在烧作业中,回转炉因为产量大,受热均匀,因此被广泛使用。
在烧结过程中,铁氧体粉料大多时自由落体式落在炉管内部,进而导致铁氧体粉料在炉管的内部易出现堆积的现象,而堆积现象的产生便会影响到对铁氧体粉料的烧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氧体粉料的烧结装置及烧结方法,旨在解决在烧结过程中,铁氧体粉料大多时自由落体式落在炉管内部,进而导致铁氧体粉料在炉管的内部易出现堆积的现象,而堆积现象的产生便会影响到对铁氧体粉料的烧结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铁氧体粉料的烧结装置,包括烧结组件和衔接组件,所述烧结组件包括传动装置、炉管和支撑杆,所述传动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杆,且输出轴传动连接于所述炉管,所述支撑杆位于炉管一侧,所述衔接组件包括入料装置、衔接轴、衔接柱、转板和挡板,所述衔接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衔接柱和转板,所述转板位于所述炉管远离支撑杆的一端,且转板转动连接于所述炉管,所述入料装置贯穿并固定于所述转板,所述挡板固定于所述转板外壁,并位于炉管内部。
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和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固定于所述支撑杆,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于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炉管远离所述转板一端的出口处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炉管和传动轴。
优选的,所述烧结组件还包括容纳盒,所述容纳盒位于所述支撑杆一侧,并对应所述炉管的出口处。
优选的,所述入料装置由入料漏斗和输料管组成,所述输料管贯穿所述转板,且一端伸入所述炉管的内部,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入料漏斗。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输料管远离所述入料漏斗的一端位于两个所述挡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炉管呈倾斜状,且两端设置的传动轴和衔接轴相互对应。
一种铁氧体粉料的烧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将铁氧体粉料投入到炉管中;
步骤S200:炉管转动并对内部的铁氧体粉料进行加热;
步骤S300:利用挡板制止内部铁氧体粉料的堆积;
步骤S400:出料,从炉管的另一端滑出,并落入容纳盒中进行收集。
优选的,所述步骤S100中的铁氧体粉料中含有聚乙烯醇。
优选的,所述步骤S200中,利用炉管内部设置的加热装置对铁氧体粉料进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晶石磁性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晶石磁性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94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