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金加工用铁块打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8745.2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0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杨仁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仁华 |
主分类号: | B23B5/00 | 分类号: | B23B5/00;B23Q11/00;B30B9/32 |
代理公司: | 山东宏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22 | 代理人: | 宫秀秀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五金 工用 铁块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五金加工用铁块打薄装置。所述五金加工用铁块打薄装置包括筒体;支撑柱;打薄结构;固定结构;分类结构,所述分类结构包括筛网、竖管、横管、支杆、第三电机和分类扇;收纳结构;压缩结构,所述压缩结构包括第三液压缸、第二伸缩杆和压缩板;出料结构,所述出料结构包括滑杆、限位杆、扭力弹簧、推针、滑门和限位槽。本发明提供的五金加工用铁块打薄装置具有分类收集和压缩铁丝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五金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五金加工用铁块打薄装置。
背景技术
五金加工中对铁块进行磨平或打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铁屑和铁丝,现有的打薄装置大多属于开放式的,没有遮挡,产生的铁屑四处散落,而且产生的铁屑和铁丝等废料混合在一起,没有分类处理,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铁丝之间相互缠绕,纠结成一团,并且其蓬松度很高,占用空间大,难以收集处理。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五金加工用铁块打薄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类收集和压缩铁丝的五金加工用铁块打薄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五金加工用铁块打薄装置包括:筒体;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固定于所述筒体的顶端边缘;打薄结构,所述打薄结构固定于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安装于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分类结构,所述分类结构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分类结构包括筛网、竖管、横管、支杆、第三电机和分类扇,所述筛网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内部,所述竖管的顶端与所述筛网连通,所述横管的一端与所述竖管的底端连通,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内壁,所述支杆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竖管的顶端,所述第三电机安装于所述支杆的顶端,所述分类扇与所述第三电机之间转动连接;收纳结构,所述收纳结构设于所述筒体的内部;压缩结构,所述压缩结构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内侧壁,所述压缩结构包括第三液压缸、第二伸缩杆和压缩板,所述第三液压缸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内侧壁,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第三液压缸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压缩板固定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顶端,且所述压缩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竖管的底端和所述横管的内部;出料结构,所述出料结构安装于所述横管的内部,所述出料结构包括滑杆、限位杆、扭力弹簧、推针、滑门和限位槽,所述滑杆滑动连接于所述横管的侧壁内部,且所述压缩板抵触所述滑杆的底端,所述限位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滑杆的侧壁,且所述限位杆抵触所述压缩板,所述扭力弹簧安装于所述滑杆和所述限位杆之间,所述推针固定于所述横管的内壁,且所述推针抵触所述限位杆的底端,所述滑门滑动连接于所述横管的侧壁内部,且所述滑门固定于所述滑杆的顶端,所述限位槽设于所述横管的另一端,且所述滑门与所述限位槽之间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打薄结构包括螺杆、移动块、第一电机、第一液压缸、挡板和车刀,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所述移动块与所述螺杆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移动块的顶面,所述第一液压缸安装于所述移动块的底面,所述挡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底端,所述车刀安装于所述挡板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二电机、固定杆、工件、第一伸缩杆和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其中一根所述支撑柱的内壁底端,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第二电机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液压缸安装于另一根所述支撑柱的内壁底端,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第二液压缸之间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第二液压缸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和所述第一伸缩杆抵触所述工件的两端,且所述车刀抵触所述工件。
优选的,所述工件为圆柱体结构,且所述挡板内径大于所述工件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收纳结构包括第一侧门、第二侧门、铁屑室和铁丝室,所述第一侧门滑动连接于所述筒体的侧壁,两个所述第二侧门对称滑动连接于所述筒体的侧壁,所述铁屑室和所述铁丝室设于所述筒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筛网横截面为圆台形结构,所述分类扇呈弧形结构,且所述分类扇的顶端抵触所述筒体的内壁。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五金加工用铁块打薄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仁华,未经杨仁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87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