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祛疣祛斑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8593.6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7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兰姣;张晶晶;刘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美康颜(广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185 | 分类号: | A61K36/185;A61K36/714;A61K36/9064;A61K36/896;A61K36/886;A61P31/20;A61P17/12;A61P17/00;A61K31/19;A61K31/194;A61K33/28;A61K31/7034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王珍 |
地址: | 510405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祛斑 组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祛疣祛斑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涉及皮肤疣技术领域。该祛疣祛斑组合物,包括去除剂,所述去除剂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鸦胆子油40~60份和果酸30~40份。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分类多次煎煮合并滤液,同时低温提取新鲜芦荟汁,最终制备的祛疣祛斑组合物中含有大量的有益成分,达到快速无痛去除疣、汗管瘤等赘生物和斑块的效果,随治随走,无需忌口,后期不留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赘生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祛疣祛斑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赘生物是机体或器官内外面在病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突出物的总称。如皮肤疣就是一类经常困扰人们的赘生物。疣是人体皮肤或粘膜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后引起的表皮新生物,虽无大碍,但可影响容貌、学习和工作,对患者造成心理负担。疣主要经直接接触和自身接种传染,也可通过病毒污染的器物间接传染。皮肤疣一般是良性的,HPV的DNA是游离的,有些疣能自行消退。高危型的人乳头瘤病毒与生殖道癌前病变及恶性肿瘤密切相关,HPV的DNA往往整合在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HPV造成的损伤受免疫因子的影响,细胞介导的免疫较为重要。HPV感染后出现皮肤疣,持续较长时间后会自行消退;而免疫抑制患者疣及宫颈癌的发生率会增加。根据临床表现和部位,分为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尖锐湿疣、口腔疣、咽喉疣等。
目前,对于皮肤疣主要有以下几类治疗方式:
1、物理及手术方法,这类方法可快速准确地去除可见疣体,但操作复杂,需要借助仪器或其他工具进行去除,去除过程中需要局部麻醉;由于需要彻底清除皮肤疣,因此会将皮肤疣附近的健康组织也去除一些,保证局部无HPV感染的细胞;此外,术后易被细菌感染,并且麻醉失效后疼痛难忍,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生活困扰,并且在后期,创口还会留疤,对患者的外表造成影响;
2、外用化学药物:这类方法的优点是使用或治疗方式简便,创面较小,不会影响客户的日常生活,但这类药物需要使用较长的时间才有可能治疗痊愈,整体治愈率差,并且由于水平不一,很多药物还可能引起水肿、糜烂甚至坏死等。
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可快速治疗皮肤疣等赘生物、创口小且不留疤的治疗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祛疣祛斑组合物,此祛疣祛斑组合物可快速无痛去除疣、汗管瘤等赘生物和斑块,随治随走,无需忌口,后期不留疤。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述祛疣祛斑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通过分类分次煎煮,并低温提取新鲜芦荟汁,充分提取各原料中的有益成分,提升药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祛疣祛斑组合物,包括去除剂,所述去除剂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鸦胆子油40~60份和果酸30~40份。
本发明提供的祛疣祛斑组合物所用原料如下:
鸦胆子:是苦木科鸦胆子属植物,以果实和叶入药,为较常用中药。味苦,性寒,有小毒。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痢的功能。主治阿米巴痢疾、早期血吸虫、菌痢,外用治鸡眼、皮疣等。
果酸:就是从水果中提取的各种有机酸,是存在于多种天然水果或酸奶中的有效成分。包含葡萄酸、苹果酸、柑橘酸及乳酸等,因大多数由水果中提炼,故称果酸。其中以自甘蔗中提炼的甘醇酸运用最广。
熊果苷:又名熊果素,呈白色针状结晶或粉末。萃取自熊果的叶子,能够通过抑制体内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止黑色素的生成,从而减少皮肤色素沉积,祛除色斑和雀斑,同时还有杀菌、消炎的作用。
杜鹃花:杜鹃花具有镇咳、祛痰、平喘、抗菌、抗炎及调整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脓肿、溃疡、肿瘤、皮肤病、痔疮、发疹、风湿、支气管炎等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美康颜(广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维美康颜(广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85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