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材防腐处理的设备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68207.3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0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明;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K5/00 | 分类号: | B27K5/00;B27K3/20;B27K3/00;B27K3/16;B27K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雷月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材 防腐 处理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材防腐处理的设备和方法。设备包括1#水槽、2#水槽,供电部件和光催化光源,所述1#水槽和2#水槽的侧壁均设置至少一个孔洞;所述孔洞用于支撑待处理木材,并使木材的一端位于1#水槽内,另一端位于2#水槽内;所述供电部件用于提供电场力,使待处理的木材通过1#水槽和2#水槽内盛放的具有不同电负性的抗菌剂中的纳米颗粒进入待处理木材的内部;所述光催化光源用于对待处理木材进行光催化反应。采用本发明的设备和方法对木材进行防腐处理,处理后的木材防腐效果好,且处理过程无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材防腐处理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木材是一种天然可再生的工程结构材料,常被广泛的用作建筑材料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室内装修等领域。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侵蚀引起的木材腐蚀是木质结构较常见的破坏形式。因此,为了提高木材的耐久性,其防腐性能改善变得尤为重要。木材防腐是采用各种化学的、物理的或生物的方法对木材进行防腐朽、防真菌变色、防霉、防虫蛀处理,延长木材使用寿命的方法与技术。
目前,木材防腐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涂抹法、浸槽法、冷热槽法、浆膏涂抹法、围裹防腐法、活树处理法等。但是,上述方法均有各自的不足之处,例如防腐效果不佳,生产过程污染严重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木材防腐处理的设备和方法,采用该设备进行木材防腐处理,处理后的木材防腐效果好,且处理过程无污染。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木材防腐处理的设备,包括1#水槽、2#水槽,供电部件和光催化光源,所述1#水槽和2#水槽的侧壁均设置至少一个孔洞;所述孔洞用于支撑待处理木材,并使木材的一端位于1#水槽内,另一端位于2#水槽内;所述供电部件用于提供电场力,使待处理的木材通过1#水槽和2#水槽内盛放的具有不同电负性的抗菌剂中的纳米颗粒进入待处理木材的内部;所述光催化光源用于对待处理木材进行光催化反应。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设备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供电部件包括与电源和导线连接的至少一组电极,每组电极包括正电极和负电极。优选地,电极的组数与待处理的木材的数量相同,例如3个待处理的木材,则电极的组数为3组。每组电极对应1个待处理的木材。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设备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电源为直流稳压输出电源。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设备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电极的材料选自钛网、钢丝网和铜丝网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设备的一些实施方式,1#水槽和2#水槽的孔洞的高度可以相同或不同,只要能支撑待处理木材,并使木材的一端位于1#水槽内,另一端位于2#水槽内,保证木材不会因倾斜而滑落即可。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设备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孔洞均设置防漏液垫片,防漏液垫片的材料具有较宽的选择范围,以能够保证不会产生液体泄露即可,例如但不限于防漏橡胶垫圈。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设备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光催化光源为紫外光源。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设备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1#水槽和2#水槽的材质具有较宽的选择范围,以不会与抗菌剂A和抗菌剂B反应为目的。例如但不限于:不锈钢、聚四氟乙烯、塑料等。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设备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设备还包括排液阀,用于排放1#水槽和2#水槽内的液体。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设备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设备还可以包括滑轮,用于移动设备。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设备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孔洞的大小可以根据木材的尺寸进行调整,无特别限定。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设备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正电极和负电极的形状和结构可以具有较宽的选择范围,以能够紧扣木材为目的,例如但不限于一端为开口的柱状结构,可以通过所述开口把电极卡进需要处理的木材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82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