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浆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7834.5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3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华;张瑞;唐争生;王美华;李群柱;邓迁君;周建勋;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九鼎昊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53/02 | 分类号: | C10G53/02;B01D36/00;C11B3/00;C10G73/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浆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所述油浆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通过碳化硅陶瓷膜与静电分离器相结合的工艺,采用“错流过滤”和静电吸附的组合,将油浆通过两级固液分离。本发明使用了膜过滤技术和静电分离技术相结合的工艺,提高了净化的等级及精度,不仅对大粒径颗粒有效,而且能通过静电分离器有效去除小粒径的颗粒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液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浆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其适用于石油化工领域的固液分离。
背景技术
催化裂化是当今炼厂重质油轻质化最重要的加工手段之一,然而催化裂化工艺过程产生的副产品油浆,因含有催化剂颗粒和大量稠环芳烃,在循环回炼过程中易使催化剂生焦并放出大量热,使装置的安全稳定性降低。因此,炼厂一般采取减少油浆回炼比和外甩部分油浆等技术手段进行处理,外甩量占原料油的5%~10%。
针对外甩油浆,目前国内许多炼油企业将其作为燃料的调和组分,虽然有效解决了外甩油浆的实际出路问题,但是对外甩油浆的利用率还是比较低。因此,如何综合利用外甩油浆,用外甩油浆开发出高附加值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摆在炼油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综合利用外甩油浆开发高附加值产品,首先必须做好油浆的分离工作。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浆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其降低了外甩油浆中微固体颗粒物含量,达到满足其成为高附加值产品的原料油浆的要求。
依据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油浆分离系统,其通过碳化硅陶瓷膜与静电分离器相结合的工艺,采用“错流过滤”和静电吸附的组合,将油浆通过两级固液分离。进一步地,所述油浆分离系统适用于催化裂化油浆(FCC)处理、蜡油过滤以及工业油和食用油品中微固体颗粒的净化处理。
优选地,油浆分离系统使用碳化硅陶瓷膜分离工艺、静电分离工艺对油浆中固体颗粒物进行过滤和吸附,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碳化硅陶瓷膜分离工艺采用碳化硅陶瓷膜为主要部件,对介质中的固体颗粒进行过滤;静电分离工艺即采用静电分离器为主要部件,对介质中的固体颗粒物进行吸附去除。
优选地,碳化硅陶瓷膜分离工艺为使用碳化硅陶瓷膜组件、储罐、渣油泵、管道、阀门、检测仪表组成的系统,对介质中的固体颗粒进行过滤。静电分离工艺为使用静电分离器、储罐、渣油泵、管道、阀门、检测仪表组成的系统,对介质中的固体颗粒物进行吸附去除。更优选地,油浆分离系统采用碳化硅陶瓷材质的膜分离组件;以及静电分离器的阴极、阳极之间充满玻璃珠填料,利用玻璃珠吸附固体颗粒物。
依据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油浆分离方法,在其中碳化硅陶瓷膜做为第一级固液分离,对油浆进行初级分离;静电分离器做为第二级固液分离,对经过初级分离的油浆进一步进行分离。
现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油浆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使用膜过滤和静电分离器相结合的固液分离工艺,适用于FCC油浆处理、蜡油过滤以及工业油和食用油品中微固体颗粒的净化处理。所述的油浆分离工艺使用碳化硅陶瓷膜分离工艺、静电分离工艺对油浆中固体颗粒物进行过滤和吸附,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碳化硅陶瓷膜分离工艺即采用碳化硅陶瓷膜为主要部件,对介质中的固体颗粒进行过滤;静电分离工艺即采用静电分离器为主要部件,对介质中的固体颗粒物进行吸附去除。
相对于普通膜过滤技术及其他陶瓷膜过滤技术,碳化硅陶瓷膜开口孔隙率高、通量大;膜结合强度高,耐磨性好;寿命长。通量大,相同产量的膜面积降低,设备体积小;寿命长,经济成本降低。
相对于单独的膜过滤系统和单独的静电分离系统,本发明使用了膜过滤技术和静电分离技术相结合的工艺,提高了净化的等级及精度,不仅对大粒径颗粒有效,而且能通过静电分离器有效去除小粒径的颗粒物。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的油浆分离系统的系统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九鼎昊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襄阳九鼎昊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78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稳流的超声波流量计
- 下一篇:一种含大豆蛋白的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