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抱箍及渔探仪换能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7302.1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8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睿;王艳;胡健辉;王敏慧;赵欢;张鸿磊;李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B2/06 | 分类号: | F16B2/06;F16L23/16;F16L23/08;G01S15/96;G01S7/521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渔探仪换能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抱箍及渔探仪换能器,包括开口件和紧固件;所述开口件包括薄壁圆环(1),所述薄壁圆环(1)设置有开口(2);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所述第一连接件(3)设置在薄壁圆环(1)上开口(2)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件(4)设置在薄壁圆环(1)上开口(2)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能够紧固连接使得薄壁圆环(1)的开口(2)闭合。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抱箍设置有能够紧固连接的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能够缩小薄壁圆环(1)直径,进而压缩渔探仪换能器的聚氨酯包覆层(5),提升聚氨酯包覆层(5)与金属法兰(6)联结处的水密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抱箍及渔探仪换能器。
背景技术
国内传统换能器水密包覆材料多为橡胶或聚氨酯材料,橡胶作为包覆材料其透水率优于聚氨酯包覆,但在诸如渔探仪等尺寸较大的换能器中,橡胶硫化工艺难度较大,往往采用较少,因此如何提高聚氨酯包覆材料的水密可靠性就尤为重要。
在换能器工程使用中,水透过聚氨酯包覆层渗透到换能器元器件中造成换能器的失效一般通过两种路径,一是直接渗透,二是通过聚氨酯包覆层与金属法兰联结处渗透,换能器在海水高压环境中通过聚氨酯包覆层与金属法兰联结处渗透发生的概率远大于直接渗透,故本发明着重于解决提高聚氨酯包覆层与金属法兰联结处的水密可靠性,目前聚氨酯包覆层与金属法兰联结处的主要处理工艺是采取喷砂及采用偶联剂。经研究论证发现,实际海水工况条件下,封装交界面受到高静水压力作用,两侧材料由于形变不同将产生一定剪切力,而水解或其他作用会引发聚氨酯包覆层与金属法兰间的偶联剂失效或退化,当交界面材料粘接强度下降到不足以抵抗剪切力时,则会出现封装泄露失效。本发明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压缩联结处聚氨酯包覆层本身以达到提高可靠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抱箍。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抱箍,包括开口件和紧固件;
开口件包括薄壁圆环,薄壁圆环设置有开口;
紧固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设置在薄壁圆环上开口的一端,第二连接件设置在薄壁圆环上开口的另一端;
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能够紧固连接使得薄壁圆环的开口闭合。
优选地,第一连接件在周向上凸出薄壁圆环的一端,第一连接件的凸出结构设置在开口上方;
薄壁圆环的凸出结构在周向上凸出第二连接件;
当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紧固连接时,第一连接件的凸出结构位于薄壁圆环的凸出结构上方,第一连接件的凸出结构的底面与薄壁圆环的凸出结构顶面紧密贴合。
优选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通过螺钉紧固连接。
优选地,薄壁圆环壁厚为2~3mm。
优选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未连接时,开口两端的距离为2~3mm。
优选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未连接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距离为5mm。
优选地,薄壁圆环、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边角设置有倒角。
优选地,抱箍经过消应力处理。
优选地,薄壁圆环、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采用工业纯钛TA2材料。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渔探仪换能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渔探仪换能器,安装有上述抱箍,抱箍通过渔探仪换能器的聚氨酯包覆层紧固连接渔探仪换能器的金属法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未经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73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有缺陷位的钙磷微球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