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慧消防风险监控评估系统和工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66638.6 | 申请日: | 2020-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8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燊;段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泓和瑞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232;G08B17/12;G05D3/1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王宏松 |
| 地址: | 400041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慧 消防 风险 监控 评估 系统 工作 方法 | ||
1.一种智慧消防风险监控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设于校园各处的图像采集装置,在图像采集装置内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PCB板板的PCB板安装座,PCB板固定安装在PCB板安装座上,在PCB板上设置有温度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控制器、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
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的温度数据输出端与控制器的温度数据输入端相连,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图像数据采集端与控制器的图像数据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数据通信端与通信模块的数据通信端相连,电源模块与温度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控制器、通信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分别为温度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控制器、通信模块供电;
控制器根据温度采集模块采集的温度值,控制图像采集模块工作,并将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的图像数据通过通信模块发送至云服务器,实现消防火灾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消防风险监控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图像采集模块包括:图像控制器U2的数据端CS_D0与图像采集器U1的数据端DATA9相连,图像控制器U2的数据端CS_D1与图像采集器U1的数据端DATA8相连,图像控制器U2的数据端CS_D2与图像采集器U1的数据端DATA7相连,图像控制器U2的数据端CS_D3与图像采集器U1的数据端DATA6相连,图像控制器U2的数据端CS_D4与图像采集器U1的数据端DATA5相连,图像控制器U2的数据端CS_D5与图像采集器U1的数据端DATA4相连,图像控制器U2的数据端CS_D6与图像采集器U1的数据端DATA3相连,图像控制器U2的数据端CS_D7与图像采集器U1的数据端DATA2相连,图像控制器U2的数据端CS_D8与图像采集器U1的数据端DATA1相连;
图像控制器U2的时钟输出端CS_CLK与图像采集器U1的时钟输入端MCLK相连,图像控制器U2的片选使能输出端CS_EN与图像采集器U1的片选使能输入端ENB相连,图像控制器U2的时钟输出端SCL分别与图像采集器U1的时钟输入端SCK和电阻R31的第一端相连,图像控制器U2的数据端SDA分别与图像采集器U1的数据端SDA、电阻R32的第一端和电阻R33的第一端相连,图像控制器U2的水平同步输入端HSYNC与图像采集器U1的水平同步输出端HSYNC相连,图像控制器U2的垂直同步输入端VSYNC与图像采集器U1的垂直同步输出端VSYNC相连,图像控制器U2的重启输出端CS_RSTB与图像采集器U1的重启输入端RESETB相连;图像控制器U2的电源地端OVSS分别与电阻R33的第二端和电源地相连,电阻R31的第二端和电阻R32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电源相连;
图像采集器U1的模拟电源端AVDD分别与电容C22的第一端、电容C23的第一端和第二电源相连,图像采集器U1的模拟电源地端AGND与模拟电源地和电容C23的第二端相连,电容C22的第二端与模拟电源地相连;图像采集器U1的数字电源端DVDD分别与电容C24的第一端、电容C25的第一端和第一电源相连,图像采集器U1的数字电源地端DGND分别与电源地和电容C25的第二端相连,电容C24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
图像控制器U2的数据模式端PIO3与电阻R24的第一端相连,图像控制器U2的数据模式端PIO1与电阻R28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4的第二端和电阻R28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电源相连;图像控制器U2的测试端TEST与电阻R22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2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
图像控制器U2的晶振输入端CLKIN分别与电阻R14的第一端、电容C13的第一端和晶振Y1的第一端相连,图像控制器U2的晶振输出端CLKOUT分别与电阻R14的第二端和电阻R15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4的第一端、电容C15的第一端和晶振Y1的第二端相连,电容C15的第二端与电感L1的第一端相连,电感L1的第二端、电容C13的第二端和电容C1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图像控制器U2的重启端RST分别与电阻R13的第一端和电容C12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12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13的第二端与第三电源相连;图像控制器U2的捕捉端SNAPB分别与电容C18的第一端、电阻R19的第一端和按钮S1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18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按钮S1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19的第二端与第三电源相连;
图像控制器U2的电源端DVDD与第四电源相连,图像控制器U2的USB电源地端VSS_USB和图像控制器U2的电源地端DVSS分别与电源地相连;图像控制器U2的USB端DM分别与电容C17的第一端和电阻R17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17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17的第二端与USB接口JP1的数据端D-相连,图像控制器U2的USB端DP分别与电容C16的第一端和电阻R16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16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1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8的第一端和USB接口JP1的数据端D+相连,电阻R18的第二端与第三电源相连,USB接口JP1的电源端VCC与电源输入5V_USB相连,USB接口JP1的电源地端与电源输入地GND相连;图像控制器U2的USB电源端VDD_USB与第三电源相连;USB接口JP1与USB接口J1相连;
或/和电源模块包括:降压芯片U4的电源电压输入端IN分别与电容C1的第一端、电容C2的第一端和电源输入5V_USB相连,电容C2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容C1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降压芯片U4的电源地GND与电源地相连,降压芯片U4的电源电压输出端OUT分别与电容C3的第一端、电容C4的第一端、电容C8的第一端、电容C9的第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电阻R1的第一端和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电容C3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容C4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容C8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容C9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电容C10的第一端和电容C11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10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容C11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
电阻R1的第二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2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的第二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源地相连,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3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3的第二端与图像控制器U2的电源控制端相连;
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与电容C5的第一端、电容C6的第一端、电阻R4的第一端和电阻R5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5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容C6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4的第二端与电容C7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7的第二端与数字地相连,电阻R5的第二端与电源指示灯LED1的正极相连,电源指示灯LED1的负极与电源地相连;
或/和通信模块包括无线第一通信模块或/和无线第二通信模块,无线第一通信模块包括:第一通信安装座U4的重置端RST与控制器U5的重置端PB1相连,第一通信安装座U4的使能输入端EN与控制器U5的使能输出端PB2相连,第一通信安装座U4的电源端端3.3V分别与电容CB3的第一端、电容C17的第一端和第三电源相连,电容CB3的第二端和电容C1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第一通信安装座U4的电源地端端GND与电源地相连,第一通信安装座U4的数据端IO15与电阻R23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3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第一通信安装座U4的数据端IO0与接插口J4的第一端相连,接插口J4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第一通信安装座U4的数据接收端端RXD分别与控制器U5的数据发送端PB10和数据接收指示灯LED5的负极相连,数据接收指示灯LED5的正极与电阻R16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6的第二端与第三电源相连;第一通信安装座U4的数据发送端端TXD分别与控制器U5的数据接收端PB11和数据发送指示灯LED4的负极相连,数据发送指示灯LED4的正极与电阻R15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5的第二端与第三电源相连;在第一通信安装座U4上安插有第一通信芯片;
无线第二通信模块包括:第二通信安装座J5的片选端CD/DAT3分别与电阻R19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5的片选端PA4相连,第二通信安装座J5的数据端CMD分别与电阻R20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5的数据端PA6相连,第二通信安装座J5的电源端VDD分别与电阻R24的第一端、电容C18的第一端、电容C19的第一端和第三电源相连,电阻R24的第二端、电容C18的第二端和电容C19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第二通信安装座J5的时钟端SCK与控制器U5的时钟端PA5相连,第二通信安装座J5的接地端VSS、第二通信安装座J5的检测端DETECT_TERM、第二通信安装座J5的接地端S1、第二通信安装座J5的接地端S2、第二通信安装座J5的接地端S3、第二通信安装座J5的接地端S4和第二通信安装座J5的接地端S5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第二通信安装座J5的数据端DAT0分别与电阻R21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5的数据端PA7相连,第二通信安装座J5的开关端SWITCH分别与电阻R22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5的开关端PB0相连,电阻R19的第二端、电阻R20的第二端、电阻R21的第二端和电阻R22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电源相连;在第二通信安装座J5上安插有第二通信芯片;
温度采集模块包括:温度采集安装座J7的电源端VDD与第三电源相连,温度采集安装座J7的数据端DD与控制器U5的数据端PA10相连,温度采集安装座J7的时钟输入端SS与控制器U5的时钟输出端PA9相连,温度采集安装座J7的电源地端GND与电源地相连,温度采集安装座J7的测试端PB分别与电阻R141的第一端和电阻R144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44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141的第二端与三极管Q13的发射极相连,三极管Q13的集电极与电源输入5V_USB相连,三极管Q13的基极与控制器U5的测试输出端PA8相连;在温度采集安装座J7上安装有温度采集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泓和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泓和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66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