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热式智能艾灸头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5448.2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0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博;刘青松;冉冲;王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拓博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高调苹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热 智能 艾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式智能艾灸头,其电子加热装置包括有电子加热机构和数据采集模块,电子加热机构包括有与电源相连接的加热片、仿形导热头、下液态金属层以及用于测量加热片温度的热电偶,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温度探测器和距离传感器,热电偶、温度探测器和距离传感器与控制电路板反馈连接;电子加热装置装配于伸缩装置上,伸缩装置包括有动力机构和滑道机构,动力机构包括有步进电机、连接于步进电机输出轴上的卷线轮以及牵引绳,牵引绳的一端与卷线轮相连接,另一端与滑道机构内能够上下运动的运动套筒相连接,电子加热装置固定于运动套筒的下端,控制电路板与步进电机控制连接。其优点在于: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够避免烫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热式艾灸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热式智能艾灸头。
背景技术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传统艾炙在操作上需要借助人工操作、艾绒燃烧的力量、灸法使用的器具及艾灸时产生的烟雾等问题是造成灸疗不能广泛使用和推广的主要原因,临床使用时医生须长时间给患者施灸而造成临床工作效率低,而且稍不留意,易灼伤患者肌肤、点燃衣物等,而且艾炷或艾条燃烧时脱落的灰粉易掉落在皮肤上造成烫伤。同时临床上对人体症兆部位不易施灸,如头部、腿部等施灸不易,更为重要的是艾条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雾。现代研究表明烟雾中释放出有害成分主要有焦油、萘、苯甲醛、苯乙酮、苯甲腈、苯酚、二甲基苯酚和绿花白千层醇,其中萘所占比例较大,这些酚、醛类有害物质具有强烈的气味,毒性较大,会造成扁桃体肿大、咽痒、目痛和很明显的昏睡,以致于人会对有烟雾的病房难以忍受。
传统的艾炙疗法,在使用上非常麻烦且不安全。目前还有一种电加热艾炙方式,与传统的艾炙疗法相比,具有无烟、清洁卫生、更加安全等优点。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电加热艾炙治疗仪器,如201520123598.3一种电热艾灸饼,主要以热辐射为主,艾灸加热装置普遍采用扁平化的陶瓷加热片,但是现有市面上的艾灸加热装置和传统的艾灸加热材料艾绒的加热温度场不相符,前者是一个均匀加热的温度场,而传统的艾灸形成的是一个类似水滴状指数规律分布的温度场,在治疗效果上现有电加热艾灸不及传统艾灸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是弥补上述之不足,向社会公开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够避免烫伤的一种电热式智能艾灸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热式智能艾灸头,包括有电子加热装置,所述的电子加热装置包括有电子加热机构和数据采集模块,所述的电子加热机构包括有与电源相连接的加热片、仿形导热头、下液态金属层以及用于测量加热片温度的热电偶,所述的加热片的下表面通过下液态金属层与仿形导热头热传导贴合,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温度探测器和距离传感器,所述的热电偶、温度探测器和距离传感器与控制电路板反馈连接;所述的电子加热装置装配于伸缩装置上,所述的伸缩装置包括有动力机构和滑道机构,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有步进电机、连接于步进电机输出轴上的卷线轮以及牵引绳,所述的牵引绳的一端与卷线轮相连接,另一端与滑道机构内能够上下运动的运动套筒相连接,所述的电子加热装置固定于运动套筒的下端,所述的控制电路板与步进电机控制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的措施是:
所述的滑道机构包括有运动套筒、内套筒、外套筒、顶盖、压缩弹簧、上导向套以及下导向套,所述的运动套筒置于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所述的顶盖固定于外套筒的上端,所述的运动套筒内固定有弹簧挡圈,所述的压缩弹簧装配于顶盖和弹簧挡圈之间,上导向套置于运动套筒的上部,下导向套置于外套筒的下部。
所述的伸缩装置还包括有防自转结构,所述的防自转结构由矩形不锈钢条和上导向套上与矩形不锈钢条相适配的凹槽构成,所述的矩形不锈钢条轴向固定于外套筒的内测。
所述的顶盖上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的限位装置与控制电路板信号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拓博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拓博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54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童车
- 下一篇:一种标识物绘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