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判定搅拌站废浆水可用于混凝土生产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65372.3 | 申请日: | 2020-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31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 发明(设计)人: | 袁文韬;王军;张远;兰聪;刘东;刘霞;张武宗;杨仕海;祝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西部建设西南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N33/38;G01N9/04;G01N1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 地址: | 61005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判定 搅拌 站废浆水可 用于 混凝土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判定搅拌站废浆水可用于混凝土生产的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可用于混凝土生产的废浆水的性能指标需满足:固含量≤20.0%,密度1.00~1.15g/cm3,MB值≤2.0,水泥凝结时间差0~±30min,胶砂强度比≥90%,不溶物胶砂流动度损失≤20mm。本发明从废浆水自身性能入手,形成一套完整的性能指标判定方法,并建立与混凝土之间的关联性,能够在保证混凝土质量前提下指导废浆水稳定回收利用,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判定搅拌站废浆水可用于混凝土生产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预拌混凝土自20世纪70年代发展以来,其规模迅速,2019年上半年预拌混凝土生产量达10.32亿m3,全年生产量达20余亿m3;巨大的企业能耗导致用水量居高不下;部分砂石供应商水资源节约意识不足,刻意提高砂石进场含水谋取利益,同时搅拌站实行绿色封闭化管理,场地及罐车冲洗形成了大量的废浆水。搅拌站废浆水若不能及时回收处理,只能通过压滤机进行压滤,随后安排车辆运送至指定地点进行掩埋,这一措施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还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因此,合理回收利用废浆水,降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搅拌站实现可持续绿色化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搅拌站在生产混凝土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不同时间段废浆水性能存在一定程度波动,当采用废浆水进行混凝土生产时,若不能评估废浆水对混凝土带来的影响,极大可能造成混凝土质量波动,或因此无法提高废浆水用量,达不到零排放的回收利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搅拌站废浆水回收利用对混凝土性能带来的影响,通过对废浆水性能指标进行评价判定,从而实现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控制,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判定搅拌站废浆水可用于混凝土生产的方法,可用于混凝土生产的废浆水的性能指标需满足:固含量≤20.0%,密度1.00~1.15g/cm3,MB值≤2.0,水泥凝结时间差0~±30min,胶砂强度比≥90%,不溶物胶砂流动度损失≤20mm。
进一步,所述废浆水的固含量按照GB/T 8077《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中固含量试验方法进行,废浆水试样称量为100g,精确至0.01g。
进一步,所述废浆水的密度采用1L量筒量取500mL废浆水称取质量后进行密度计算,结果取两次平均值。
进一步,所述废浆水的MB值按照GB/T 14684《建设用砂》中MB值检测步骤进行,MB值计算公式为:
式中:500表示废浆水称取量(g);V—亚甲蓝加入体积(mL);W—废浆固含量(%)。
进一步,所述废浆水的凝结时间差按照GB T 1346《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方法进行,试验采用清水与废浆水进行,并计算出两者凝结时间差。
进一步,所述废浆水的胶砂强度比按照GBT 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进行,试验组采用废浆水掺入,以废浆水中水含量取代清水,并以其中不溶物取代水泥进行。
进一步,所述废浆水的不溶物胶砂流动度损失测试步骤如下:
1)将废浆水烘干至恒重,对不溶物过筛,取筛底;
2)称取若干份质量相同的筛底,取其中一份直接进行胶砂试验;
3)其余份筛底倒入水中搅拌均匀后进行浸泡,各组浸泡时间分别为0.5h、1.0h、1.5h、2.0h并以此类推;
4)浸泡结束后搅拌均匀,分别进行胶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西部建设西南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建西部建设西南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53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