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链条多工位成型自动铆接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65286.2 | 申请日: | 2020-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9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毅;张磊;滕延高;朱汉恩;王益琪;杜景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征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L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李玉宾 |
| 地址: | 26670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链条 多工位 成型 自动 铆接 模具 | ||
1.一种链条多工位成型自动铆接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与压力机的滑块固定连接,下模固定于压力机的平台表面,所述的上模和下模通过外导柱和内导柱连接,所述的上模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止挡板、脱料板,所述的下模从下到上依次包括下托板、下垫块、下模座、下垫板、下模板,所述的下模板的上表面设有可供带钢行进加工的料带,其特征为:沿所述的料带入料口至出料口的方向依次设有冲孔工位、倒角工位、第一切边工位、第一折弯工位、第二折弯工位、压平工位、第一整形工位,第三折弯工位、第二切边工位、第一空步工位、第四折弯工位、第二空步工位、第五折弯工位、第三空步工位、第六折弯工位、第七折弯工位、第二整形工位、切断工位;所述的第二整形工位通过铆接的方式使相邻的两个链节扣合完成;
所述的第二整形工位包括折弯铆接成型冲头、气缸,所述的折弯铆接成型冲头活动安装于上夹板中,下端贯通止挡板和脱料板、并与料带相对,在折弯铆接成型冲头的上端所在的上垫板内还设有滑腔,所述的滑腔内滑动连接有上垫板活动块,所述的滑腔贯通上垫板的右端面,在上垫板的右端面处还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的活塞端部延伸入滑腔内并与上垫板活动块固定连接,当活塞伸展时,上垫板活动块的下端与折弯铆接成型冲头的顶端相抵,当活塞收缩时,折弯铆接成型冲头的顶端与滑腔的下开口相对,并可在料带上的带钢挤压下收入滑腔中,当折弯铆接成型冲头的顶端收入滑腔内时,底端收入脱料板内,所述的气缸通过电气控制系统控制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链条多工位成型自动铆接模具,其特征为:所述的冲孔工位包括冲钉、冲孔镶件,所述的冲钉固定安装于上夹板内,钉头向下延伸并贯通止挡板和脱料板、并与料带相对,所述的冲孔镶件安装于下模板内,所述的冲钉在相对处的下模板中与冲孔镶件配合使用;所述的倒角工位用于将带钢上的冲孔背面倒斜角,包括倒角入块,所述的倒角入块固定安装于下模板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链条多工位成型自动铆接模具,其特征为:所述的第一切边工位、第二切边工位分别包括切边冲头,所述的切边冲头的上端固定连接于上夹板内,下端贯通止挡板和脱料板、并与料带相对,在相对处的下模板的上表面还设有与切边冲头配合使用的凹模型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链条多工位成型自动铆接模具,其特征为:所述的第一折弯工位、第二折弯工位、第三折弯工位、第四折弯工位、第五折弯工位分别包括第一折弯成型冲头,所述的第一折弯成型冲头通过成型冲头螺丝固定安装于上夹板内,下端贯通止挡板和脱料板、并与料带相对,在相对处的下模板上还设有与第一折弯成型冲头相配的成型镶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链条多工位成型自动铆接模具,其特征为:所述的第六折弯工位包括脱料板成型入块、下模成型入块、下模压料浮块,所述的脱料板成型入块固定安装于脱料板内,并与料带相对,所述的下模成型入块固定安装于下垫板内,上端贯通下模板,并与料带相对,脱料板成型入块与下模成型入块配合使用;所述的下模压料浮块活动安装于料带上的下模板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链条多工位成型自动铆接模具,其特征为:所述的第七折弯工位包括第二折弯成型冲头,所述的第二折弯成型冲头的上端固定连接于上夹板内,下端贯通止挡板和脱料板、并与料带相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链条多工位成型自动铆接模具,其特征为:所述的压平工位包括压平冲头,所述的压平冲头固定安装于上夹板内,冲头向下延伸并贯通止挡板和脱料板、并与料带相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链条多工位成型自动铆接模具,其特征为:所述的第一整形工位包括整形冲头,所述的整形冲头的上端固定连接于上夹板内,下端贯通止挡板和脱料板、并与料带相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链条多工位成型自动铆接模具,其特征为:所述的第一空步工位、第二空步工位、第三空步工位包括脱料板和下模板上的避位,无其它工作部件;所述的切断工位包括切断冲头,所述的切断冲头的上端与上垫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下端贯穿上夹板、止挡板、脱料板,并与位于下模板上的凹模型腔配合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征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征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528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型电应力控制带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通过级进模生产输送链条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