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照明灯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4503.6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1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龙涛;邹诚;陈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视界激光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141 | 分类号: | F21S41/141;F21S41/25;F21S41/33;F21S45/48;F21W102/13;F21W10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照明 灯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照明灯具,通过合理布置第一光源组、第二光源组和第三光源组,并对透镜单元进行分区,使不同的光源组出射的光线投射到透镜单元的不同区域,可以对透镜单元实现最大化利用率。所述第二LED光源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包括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的光路转折件进行转折,可以将第二LED光源的发光面进行等效转移,从而缩小了第一LED光源的发光面和第二LED光源的发光面之间的距离,可以对透镜单元实现最大化利用率,不仅解决了光线不均匀的问题,而且通过第三光源组对第一光源组和/或第二光源组进行补光,大大提高了照明光斑的亮度。此外,本发明中,第一光源组和第二光源组的光源分别通过不同的散热基板散热,散热速度快,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照明灯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LED远近光一体化汽车前照大灯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近光LED光源模组1、远光LED光源模组2和透镜4。近光LED光源模组1和远光LED光源模组2设置在同一个散热基板的上下两侧,且近光LED光源模组1和远光LED光源模组2在散热基板两侧的位置基本重合或非常靠近,因此两LED光源的散热面彼此平行,且贴在同一个散热基板上,因此两LED的散热基板重合,严重影响了系统的散热效果。此外,为了提高光收集效率,远近光LED光源模组在垂直方向的间距不能太大,从而导致远近光LED光源模组之间的散热基板的厚度受到限制,这也影响了前照灯的散热效果,最终将会导致车灯温度升高,降低其使用寿命。此外,由于LED光源存在一定的厚度(通常为1-2mm),且中间还要留出空间给散热基板,因此,两个光源模组的发光面之间必然存在着较大的间距(通常为5-7mm),导致系统体积大。此外,由于两个光源模组的发光面之间间距较大,导致透镜4中间区域没有光线或光线较少,形成的照明光斑亮度不均匀,降低了光能利用率和照明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提高光能利用率和照明效果的照明灯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照明灯具,包括:
第一光源组,其包括第一LED光源和与所述第一LED光源对应的第一反光杯,所述第一LED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第一反光杯反射后出射;
第二光源组,其包括第二LED光源和与所述第二LED光源对应的光路转折件,所述光路转折件至少包括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
第三光源组,其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光源;
透镜单元,其至少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且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具有不同的焦点;
所述第一光源组和第二光源组出射的光线投射到所述透镜单元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三光源组出射的光线投射到所述透镜单元的第二区域后出射;
所述第二LED光源出射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反射之后,汇聚到所述第一区域的焦点处,然后投射到所述第一区域准直后出射。
进一步的,所述光路转折件为反光碗,其包含两个反射面,第一反射面为曲面反射面,第二反射面为平面反射面。
进一步的,所述光路转折件包括曲面反光碗和平面反射镜,所述平面反射镜与所述曲面反光碗的出光口对应,所述第二LED光源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曲面反光碗和平面反射镜反射后汇聚到所述透镜单元的第二区域的焦点处。
进一步的,所述光路转折件包括曲面反光碗和直角棱镜,所述直角棱镜的其中一条直角边与曲面反光碗的出光口对应,所述直角棱镜的斜面为全内反射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光源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LED光源,每个所述第二LED光源对应一个所述光路转折件。
进一步的,所述透镜单元的第一区域包括一个第一透镜,所述第二区域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与第三光源一一对应,所述第三光源出射的光经过第二透镜收集准直后出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视界激光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超视界激光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45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