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区径流水车发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4411.8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9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燕;杨林锖;李梦萱;姚本芹;杨荣报;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畅泓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13/08 | 分类号: | F03B13/08;F03B7/00;F03B15/02;E02B9/00;E02B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7802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区 径流 水车 发电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径流水车发电系统,涉及发电系统技术领域,该山区径流水车发电系统,包括收集径流的流道,所述流道与水库相连通,所述水库由坝拦截阻断分隔成上游和下游,坝上设有的出水口处通过电力止回阀通断水流,电力止回阀由水位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控制启闭,且水位传感器的安装高度高于电力止回阀的安装高度,电力止回阀的出水端前方设置有水车发电系统,水车发电系统的电能由充电系统存储。本发明通过设置流道、水库、坝、水车发电系统、充电系统、水位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提高山区径流水资源的利用率,有效的将水能转化为电能,达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配置与科学管理的目的,解决了部分山区的径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明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山区径流水车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水资源是地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山区径流是水文循环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配置与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依据,山区径流受到气候、气象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直接影响的因素有跨流域调水、农业灌溉、修建水库、城市供排水等,它能有效地反应出一个流域的降雨和水资源利用率。
径流是指降雨及冰雪融水或者在浇地的时候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径流有不同的类型,按水流来源可有降雨径流和融水径流以及浇水径流;按流动方式可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地表径流又分坡面流和河槽流。
目前部分山区的径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明显,多余的水沿着地表和地下流走,从而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针对水系发达的山区,为了提高山区径流水资源的利用率,可以从多方面出发,例如水车发电系统,可有效的将水能转化为电能,达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配置与科学管理的目的,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山区径流水车发电系统。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区径流水车发电系统,解决了部分山区的径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明显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山区径流水车发电系统,包括收集径流的流道,所述流道与水库相连通,所述水库由坝拦截阻断分隔成上游和下游,所述坝上设有的出水口处通过电力止回阀通断水流,所述电力止回阀由水位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控制启闭,且水位传感器的安装高度高于电力止回阀的安装高度,所述电力止回阀的出水端前方设置有水车发电系统,所述水车发电系统的电能由充电系统存储。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接收水位传感器水位信号的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通断的阀门电源开关和控制电力止回阀开启时长的定时器。
所述水车发电系统包括主轴、与主轴套设连接的水车、增速器和发电机,所述主轴与增速器输入轴连接,且增速器输出轴与发电机传动轴连接,所述水车竖直设置在电力止回阀的出水端前方。
所述充电系统包括蓄电池、连接在水车发电系统电能输出端与蓄电池电能输入端之间的充电控制器、以及与蓄电池连接的逆变器和直流负载。
优选的,所述流道围绕山区的山脚呈弧形设置,所述山区径流沿流道靠近山区一侧设置的一排出水孔向流道排水。
优选的,所述流道收集的山区径流包括地下水和雨水。
优选的,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在坝上靠近上游的一侧。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电力止回阀沿坝长度延伸的方向水平等间距设置。
优选的,所述水车的数量与电力止回阀的数量一致,且每个水车的位置与电力止回阀的位置对应,所述水车的旋转动能为上游存储径流向下游方向流动的重力势能和动力势能。
优选的,所述电力止回阀开启信号为上游收集的径流水位达到水位传感器高度,且上游径流通过电力止回阀流通至下游,所述下游最高点位于水车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畅泓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畅泓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44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