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排水排气装置的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64398.6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4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静;刘玉满;马原蔚;谢晓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664 | 分类号: | H01M8/04664;H01M8/04298;H01M8/0438;H01M8/04537;H01M8/0499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180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燃料电池 排水 排气装置 故障诊断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排水排气装置的故障诊断方法,包括:构建MAP图;采集氢喷参数;氢喷参数包括氢喷进口压力P0、氢喷出口压力P1、氢喷占空比、电堆输出电流I;根据氢喷参数查找MAP图,得到标准流量Q0;根据电堆输出电流I获得实际消耗流量Q1;判断标准流量Q0是否大于实际消耗流量Q1,若是,输出排氢阀状态正常,否则,输出排氢阀状态异常。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实现在水淹发生之前及时预警,防患于未然,避免因频繁发生水淹现象而对氢燃料电池本身产生损害;通过对于氢喷占空比的调整,快速构建MAP图,构建与使用成本更低,部署速度更快;更为精准的判断出标准流量与实际消耗流量的真实关系,进而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氢燃料电池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排水排气装置的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全球响应节能减排、使用清洁能源的大背景下,主要国家及地区对氢能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重视,逐步将氢能列入相关发展战略及产业政策中,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作为其主要载体得到了极大关注。
燃料电池氢气模块主要部件包括:氢气供给系统、氢气回流系统、排水排气系统等;排水排气装置主要用于排除堆内多余的N2、液态水,同时也会附带部分水蒸气和氢气;作为燃料电池中的执行部件,是通过控制器直接发送驱动信号进行调控,无信号反馈功能,所以对于其在系统运行中的故障无法进行实时监测。
在传统技术中,一般是通过电堆的性能变化来判断部件是否有故障,对于排水排气装置,则是只有当电堆的性能故障时,才能判断出排水排气装置出现了故障,当出现水淹现象时,由于水淹,故会导致电堆的性能出现波动,从而判断出排水排气装置出现了故障,但是这种方式的缺点是不能提前判断部件故障,其只能在水淹已经发生的情况下才能检测到发生了水淹,如果电堆经常性的发生水淹,会导致电堆的性能下降,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传统技术中只能在发生了水淹现象之后,才能判断出排水排气装置出现了故障,即只能解决于已然而不能防患于未然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排水排气装置的故障诊断方法,包括:
构建MAP图;采集氢喷参数;所述氢喷参数包括氢喷进口压力P0、氢喷出口压力P1、氢喷占空比、电堆输出电流I;
根据所述氢喷参数查找所述MAP图,得到标准流量Q0;
根据所述电堆输出电流I获得实际消耗流量Q1;
判断所述标准流量Q0是否大于所述实际消耗流量Q1,若是,输出排氢阀状态正常,否则,输出排氢阀状态异常。
本技术方案通过使用氢喷参数进行MAP图查表,简单迅速地实现了理论氢气消耗量与实际氢气消耗量的比较,从而判断电堆发电过程中是否产生了过多的水,是否会产生水淹现象,相对于传统的在发生水淹之后对电堆性能产生损害,通过电堆性能来判断是否真的发生水淹,即处理于已然的技术方案,可以在水淹发生之前及时预警,防患于未然,避免因频繁发生水淹现象而对氢燃料电池本身产生损害。
优选地,所述构建MAP图包括:采集MAP图构建参数;所述MAP图构建参数包括氢喷进口压力P0、氢喷出口压力P1、氢喷占空比、流量Q;
调节所述氢喷占空比后继续采集所述MAP图构建参数;
根据所述MAP图构建参数构建所述MAP图。
在本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根据功率控制的档位,分别将氢喷占空比设置为相应的档位,从而构建对应的MAP图曲线,从而实现了对于每一个档位的MAP图曲线的构建。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MAP图构建参数还包括:MAP图氢喷进口温度T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43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