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溶胶生成系统及加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4331.2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6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徐事军;徐中立;李永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10 | 分类号: | A24F40/10;A24F40/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溶胶 生成 系统 加热器 | ||
1.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气口和出气口,以及在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延伸的气流通道;
储液腔,用于存储液体基质;
加热器,用于加热雾化液体基质生成气溶胶,并具有裸露于所述气流通道的发热面;所述发热面呈沿所述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的延伸方向设置,并包括靠近所述进气口的第一部分和靠近所述出气口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被构造成在工作中具有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发热温度,以使当气流在所述气流通道内沿所述进气口朝出气口流动时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实际操作温度趋于接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面的发热温度沿所述靠近出气口的方向逐渐降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面的发热温度在所述发热面的延伸长度上逐渐变化。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具有所述发热面的基体和附设在基体上的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形成于所述发热面或者靠近发热面设置,所述加热元件在工作中对应发热面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具有不同的焦耳热分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于所述基体上具有不同的疏密度分布,导致所述第一部分的发热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部分。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具有不同的厚度,导致所述第一部分的发热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部分。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是电阻式的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各部分具有不同的电阻,导致所述第一部分的发热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部分。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被构造成围绕所述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是围绕所述气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的螺旋加热线圈;
或,所述加热元件是由片材卷绕形成的管状加热元件。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被构造成沿所述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在一平面内延伸。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包括在一平面内延伸的图案化的导电轨迹。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轨迹是被蚀刻、打印或者印刷形成的导电轨迹。
13.一种用于气溶胶生成系统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以及沿所述第一侧部向第二侧部延伸的发热面;所述发热面包括靠近第一侧部的第一部分、以及靠近第二侧部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被构造成在工作中具有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发热温度,以使当气流沿所述第一侧部朝第二侧部流过发热面时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实际操作温度趋于接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43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参量光的产生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