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处理冷轧钢卷内孔松卷问题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4329.5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2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夏慧超;武广涛;李江;范志豪;解学科;李永辉;王今可;李康凯;柳科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C9/46 | 分类号: | B65C9/46;B65C9/08;B65C9/26;B65C9/36;B65B27/06;B65B13/18;G01S17/08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徐喆 |
地址: | 11405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处理 轧钢 卷内孔松卷 问题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冷轧钢卷内孔松卷问题的装置及方法,包括机械臂、复位工具,机械臂安装在地基上,机械臂驱动复位工具实现钢卷空间位置检测、钢卷内孔实际形状检测、内孔松散钢带复位和贴标作业;复位工具包括方管、激光测距机构、气动复位机构、滚轮复位机构、贴标机构;方管与法兰固定连接,方管内的上部设有气腔,气腔顶部沿同一直线均布固定有喷嘴,方管一侧连接有与气腔相连通的气源快插接头,另一侧连接有贴标机构。优点是:实现自动作业,处理冷轧钢卷内孔松卷问题的效率较高,且不会对钢卷造成损伤。采用喷嘴喷出的高压气体、滚轮直接接触钢带实现钢卷内孔松散钢带复位,避免损伤钢带表面,保证钢带的表面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带钢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冷轧钢卷内孔松卷问题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冷轧带钢生产过程中,在中间工序,钢卷从卷取机卸下后,通常只在外圆周打一条捆扎带,内孔没有捆扎带或芯轴固定,对于薄钢板(≤1mm)经常会出现内孔松卷的现象,给下一道工序上卷带来一定的困难。目前常用的做法是,手工处理内孔松散的部分,然后采用焊接的方法固定带尾,之后才能重新装到卷取机进入下一道工序,手工处理松卷影响生产效率,而且焊接工艺会对薄钢板造成损伤,同时该过程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处理冷轧钢卷内孔松卷问题的装置及方法,实现高效、安全的将钢卷内孔螺旋状松散的钢带复位,并通过带有钢卷信息的不干胶标签将复位后的带钢端部固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处理冷轧钢卷内孔松卷问题的装置,包括机械臂、复位工具,机械臂安装在地基上,机械臂驱动复位工具实现钢卷空间位置检测、钢卷内孔实际形状检测、内孔松散钢带复位和贴标作业;
复位工具包括方管、激光测距机构、气动复位机构、滚轮复位机构、贴标机构;方管与法兰固定连接,方管内的上部设有气腔,气腔顶部沿同一直线均布固定有喷嘴,方管一侧连接有与气腔相连通的气源快插接头,另一侧连接有贴标机构;方管两端固定有导向块,滚轮复位机构能够沿导向块上下运动;方管一端端面通过法兰与机械臂末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端面安装有激光测距机构;激光测距机构用于钢卷外轮廓位置检测、钢卷内孔实际形状检测;气动复位机构、滚轮复位机构用于对钢卷内孔松散钢带复位作业;贴标机构用于对复位后的钢带端部进行贴标作业。
所述的激光测距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固定盖、L型安装板、激光测距传感器,伺服电机通过固定盖与方管固定连接,L型安装板与伺服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L型安装板与激光测距传感器固定连接。
所述的滚轮复位机构包括支架、轮轴、滚轮、弹簧、导柱,滚轮通过轮轴连接在支架顶部,2个导柱平行固连在支架下端面上,导柱穿过方管与螺母螺纹连接,弹簧套接在导柱上,弹簧一端抵靠在支架上,另一端抵靠在方管上。
所述的贴标机构包括梯形架、导向气缸、标签吸盘、海绵,导向气缸缸体通过梯形架与方管固定连接,导向气缸的活塞杆与标签吸盘固定连接,标签吸盘上连接有快插接头,标签吸盘上表面连接有海绵,海绵上表面为带有与冷轧钢卷内孔相同弧度的弧面。
所述的导向气缸缸体与方管夹角为15°~70°。
所述的方管侧面两端通过梯形架与两组相互平行设置的贴标机构连接。
所述的法兰固定有方形凸台,方形凸台与方管通过螺栓连接。
一种用于处理冷轧钢卷内孔松卷问题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钢卷到达工位后,通过机械臂带动激光测距机构,沿着检测路径测量实际钢卷外表面部分圆弧,取三个以上测量点的坐标,计算得到实际钢卷外轮廓位置坐标,然后计算出实际钢卷内孔未松卷时的中心B点位置坐标;之后在钢卷端面任意位置测量一点,用于确定钢卷轴线方向的位置;测量时激光光束方向垂直于测量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大学,未经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43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