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超声耦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63552.8 | 申请日: | 2020-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7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闫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明亮 |
| 主分类号: | A61K49/22 | 分类号: | A61K49/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 地址: | 710127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超声 耦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超声耦合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超支化乙二醇壳聚糖0.4%‑1%、聚季铵盐‑100.02%‑0.05%、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5‑乙烯基双环[2.2.1]庚‑2‑烯/4‑羟基丁基丙烯酸酯缩水甘油醚/2‑呋喃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锌共聚物0.2%‑0.5%、超支化聚甘油4%‑10%、PH调节剂0.1%‑0.2%、余量为蒸馏水。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所述医用超声耦合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的医用超声耦合剂性能稳定性更佳、杀菌效果更显著,腐蚀性、对皮肤刺激性及致敏性更小,细胞毒性更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超声耦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声介入诊断与治疗在临床上使用广泛,由于其诊断精准,治疗效果佳等优点被医学工作者和患者普遍接受。在超声诊断与治疗过程中超声探头与皮肤之间由于空气的存在会导致声波的衰减,得不到清晰的影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得到清晰的影像,医用超声耦合剂必不可少。医用超声耦合剂是一种充填或涂敷于超声探头辐射面与人体表皮、粘膜之间,用以透射声波的超声中性媒质,这种媒介能隔绝空气声阻对超声波的反射,透射声波,消除由于空气反射造成的能量损失与成像不清晰。
现有医用超声耦合剂主要是以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卡波姆之中的一种作为粘度调节剂,再配以丙二醇溶剂和去离子水等组合而成。这类医用耦合剂不具有抗菌性,在超声检查中由于超声探头高频率反复在病人间使用,通常只是在病人使用后做简单擦拭,虽然不一定使病人由此感染致病菌,但依然存在很大的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对于易传播的疾病也是良好的传播载体,在当今流行性传染病时常大规模爆发的大环境下,开发具有抗菌性的医用超声耦合剂显得十分有必要。
市面上的抗菌型超声耦合剂大多是采用在普通超声耦合剂中添加抗菌成分来实现抗菌功能的。但这些现有的抗菌型超声耦合剂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缺陷,如以三氯生作为主要杀菌成分的超声耦合剂,由于三氯生的致畸致癌作用,进而带来一定的危害;葡萄糖酸洗必泰为一种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小的杀菌剂,但由于和卡波姆增稠剂复配的过程中造成阴阳离子反应生成沉淀,限制了其应用;同时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消毒超声耦合剂肤感黏腻,易给患者造成精神与心理上的干扰;而以卡波姆为主要增稠成分的耦合剂,由于卡波姆的遇到皮肤的水化作用,造成耦合剂的媒介作用很快消失,且水化后沿皮肤流动。除此之外,现有的超声耦合剂还存在成本较高,化学稳定性较差,腐蚀性大的缺陷。
中国专利申请CN105983107A公开了一种新型医用消毒杀菌超声耦合剂,该耦合剂采用厚朴酚作为主要快速消毒杀菌成分,以丁香酸、茴香酸、甘草酸二钾及香兰素作为协同作用成分,通过处方复配,提高超声等检测是消毒杀菌的效率,降低医用超声耦合剂的细胞毒性、皮肤刺激性及致敏性,避免了临床上超声仪器检查的交叉感染等问题,但是该发明主要以植物提取物作为杀菌活性成分,稳定性低,杀菌率低,杀菌效果有待提高。
因此,开发一种性能稳定性更佳、杀菌效果更显著,腐蚀性、对皮肤刺激性及致敏性更小,细胞毒性更低的医用超声耦合剂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广泛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对促进超声诊断和治疗的广泛临床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超声耦合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备效率高,制备成本低廉,对设备依赖性小,适合连续规模化生产;通过这种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医用超声耦合剂性能稳定性更佳、杀菌效果更显著,腐蚀性、对皮肤刺激性及致敏性更小,细胞毒性更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医用超声耦合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超支化乙二醇壳聚糖0.4%-1%、聚季铵盐-100.02%-0.05%、聚乙二醇单烯丙基醚/5-乙烯基双环[2.2.1]庚-2-烯/4-羟基丁基丙烯酸酯缩水甘油醚/2-呋喃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锌共聚物0.2%-0.5%、超支化聚甘油4%-10%、PH调节剂0.1%-0.2%、余量为蒸馏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明亮,未经闫明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35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