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术后患者搬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3203.6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7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白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瑾 |
主分类号: | A61G7/14 | 分类号: | A61G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1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术后 患者 搬运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术后患者搬运装置,包括第一搬运托板和滚轮拖移结构,所述第一搬运托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搬运托板,所述第一搬运托板和第二搬运托板的上端面均设置有气囊托负结构,所述滚轮拖移结构设置于第一搬运托板和第二搬运托板的上端面的内部,所述第一搬运托板的另一侧端面固定有插头,所述第二搬运托板的另一侧端面开设有插槽。本发明设置的滚轮拖移结构能够为患者搬运提供便捷性,将患者移动到搬运托板上后,能通过滚轮的转动来移动患者,并且通过套接的橡胶套能够保证滚轮与患者接触处的弹性,避免滚轮的滚动对患者造成损伤,设置的多组插头和插槽能够保证第一搬运托板与第二搬运托板之间连接的紧固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术后患者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术指医生用医疗器械对病人身体进行的切除、缝合等治疗。 以刀、剪、针等器械在人体局部进行的操作,来维持患者的健康。是外科的主要治疗方法,俗称“开刀”。目的是医治或诊断疾病,如去除病变组织、修复损伤、移植器官、改善机体的功能和形态等。早期手术仅限于用简单的手工方法,在体表进行切、割、缝,如脓肿引流、肿物切除、外伤缝合等。故手术是一种破坏组织完整性(切开),或使完整性受到破坏的组织复原(缝合)的操作。患者是指患有疾病、忍受疾病痛苦的人。
当医护人员在长时间手术操作后,还要将术后患者从手术台上搬运下来,如此会造成医护人员脱力的问题,并且大量的术后病人搬运后,会造成医护人员产生腰椎间盘突等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术后患者搬运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术后患者搬运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当医护人员在长时间手术操作后,还要将术后患者从手术台上搬运下来,如此会造成医护人员脱力的问题,并且大量的术后病人搬运后,会造成医护人员产生腰椎间盘突等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人们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术后患者搬运装置,包括第一搬运托板和滚轮拖移结构,所述第一搬运托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搬运托板,所述第一搬运托板和第二搬运托板的上端面均设置有气囊托负结构,所述滚轮拖移结构设置于第一搬运托板和第二搬运托板的上端面的内部,所述第一搬运托板的另一侧端面固定有插头,所述第二搬运托板的另一侧端面开设有插槽。
优选的,所述气囊托负结构包括气泵、高压导气管和气囊,且气泵的外侧连接有高压导气管,并且高压导气管的末端连接有气囊。
优选的,所述气泵通过高压导气管与气囊之间相互连通,且气囊与第一搬运托板和第二搬运托板的上端面之间均为粘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滚轮拖移结构包括滚轮槽、滚轮、橡胶套和连接轴,且滚轮槽的内部安装有滚轮,并且滚轮的外侧设置有橡胶套,同时滚轮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轴。
优选的,所述滚轮通过橡胶套与第一搬运托板和第二搬运托板之间均构成转动结构,且滚轮与橡胶套之间为套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搬运托板通过插头和插槽与第二搬运托板之间为插接,且插头与插槽之间相互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气囊托负结构能够将从手术台上搬下的患者进行托起,通过气囊内部的气体对患者进行托付,如此能提高装置使用的舒适性,避免在搬运移动中对患者造成损伤;
设置的滚轮拖移结构能够为患者搬运提供便捷性,将患者移动到搬运托板上后,能通过滚轮的转动来移动患者,如此能够起到省力的效果,并且通过套接的橡胶套能够保证滚轮与患者接触处的弹性,避免滚轮的滚动对患者造成损伤;
设置的多组插头和插槽能够保证第一搬运托板与第二搬运托板之间连接的紧固性,并且通过插接能提高第一搬运托板与第二搬运托板之间连接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瑾,未经白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32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