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柱下铰链加强板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3166.9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9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付军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E05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铰链 加强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B柱下铰链加强板组件,属于汽车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B柱下铰链加强板结构包括B柱加强板和下铰链加强板,B柱加强板上设置有吸能区域,两侧的三角筋的水平连线和经过贯通式的柱状筋的水平线之间的区域定义为吸能区域;凸焊螺母焊接在下铰链加强板上形成下铰链加强板组件,用于安装车门铰链;下铰链加强板组件固定在B柱加强板的外侧,而所述下铰链加强板周圈的焊接面与B柱加强板焊接使得下铰链加强板与B柱加强板之间形成封闭的盒体结构。本发明的B柱下铰链加强板组件巧妙设置了诱导B柱变形的结构,使得侧碰时B柱的变形符合设计预期,有效提高了整车的侧碰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B柱下铰链加强板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B柱下铰链加强板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结构形式:
1)如图1所示,下铰链加强板结构为1个整体零件,铰链加强板的下边界距离门槛的距离太小,侧碰时B柱的Z向变形空间太小,不利于变形,不利于碰撞能量的吸收。
2)如图2所示,下铰链加强板虽然为一个单独的小零件,但是焊接在了B柱加强板内侧,造成B柱此区域的Y向截面尺寸较大,不利于变形吸能,且不利于B柱加强板的冲压成形。
3)B柱加强板采用激光拼焊板,下铰链以上位置料厚大,以下位置料后小,通过激光焊接形成不同料后的坯料,再热冲压成形,下部区域料厚较小,让此区域变形吸能。因为多了激光焊接的工序,所以成本较高,且焊接部位的强度会降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柱下铰链加强板组件。
本发明的B柱下铰链加强板结构,包括B柱加强板和下铰链加强板,所述B柱加强板采用高屈服强度和高抗拉强度的热成型零件,所述B柱加强板上设置有吸能区域,所述吸能区域的上端两侧圆角处设置有三角筋,所述吸能区域的下端中部设置贯通式的柱状筋,所述两侧的三角筋的水平连线和经过所述贯通式的柱状筋的水平线之间的区域定义为所述吸能区域;所述吸能区域的中部设置有安装过孔,所述凸焊螺母焊接在下铰链加强板上形成下铰链加强板组件,所述下铰链加强板组件固定在所述B柱加强板的外侧,而所述下铰链加强板的周圈设置有焊接面,所述焊接面与所述B柱加强板焊接使得所述下铰链加强板与所述B柱加强板之间形成封闭的盒体结构。
其中,所述B柱加强板的屈服强度≥950MPa,抗拉强度≥1300MPa。
其中,在所述贯通式的柱状筋的侧边设置有朝向B柱内板方向凹陷的吸能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B柱下铰链加强板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铰链加强板为独立零件,使得B柱加强板的Z方向的变形空间更大,更有利于变形;
2)铰链加强板焊接在B柱加强板的外侧,且仅其周圈与B柱加强板焊接,降低了B柱加强板Y向的截面尺寸,弱化了B柱结构,使Y向的变形空间更大,同时也有利于B柱加强板的冲压成形性;
3)巧妙设置了诱导B柱变形的结构,使得侧碰时B柱的变形符合设计预期;
4)减少了激光焊接的工序,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B柱下铰链加强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B柱下铰链加强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B柱下铰链加强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B柱下铰链加强板组件在车身框架中的位置。
图5为图3沿着B-B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31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