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杨梅果树北方引种栽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63049.2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5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高同雨;伏芳;苏本营;李占涛;喻泓;李晶;张水宁;王丽君;武雅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门头沟区科技开发实验基地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陈征 |
地址: | 10230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杨梅 果树 北方 引种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杨梅果树北方引种栽培的方法,具体涉及选择处于挂果期的杨梅果树进行移栽;移栽前对杨梅果树及定植穴进行处理、移栽后对杨梅果树进行修剪、生长调控、施肥及病虫害防控的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使杨梅果树移栽成活率达到97.5%,移栽当年保果成果率达到95%以上,且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多酚含量显著高于市售的南方杨梅果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引种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杨梅果树北方引种栽培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杨梅属于杨梅科乔木植物,又称圣生梅、白蒂梅、树梅,是中国南方特有水果。杨梅果色鲜艳,酸甜适中,风味独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是不错的消食水果,而且杨梅中含有的多种营养元素还能起到消炎抑菌、防癌抗癌、美容减肥等功效,一经上市,往往供不应求,然而杨梅存在采摘储存时间短、运输过程中易被挤压损坏等问题,极大限制了杨梅水果在北方地区流通,限制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杨梅是一种典型的南方水果,原产中国温带、亚热带湿润气候海拔125-1500米的山坡或山谷林中,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海南岛以北,即北纬20度至31度之间。杨梅树性喜温暖、湿润、弱光的生长环境,怕烈日,不耐寒袭。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气候环境多为夏季高温多光、冬季严寒干燥,极不适宜杨梅生长,造成杨梅在我国北方引种栽植难以存活,我国北方即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没有杨梅果树移栽的记录和报道,甚至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如陕西汉中,杨梅果树在引种移栽后生长状况也并不好,成活率低,成果率低。
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北方地区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对杨梅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通过技术手段将杨梅树引种到北方,发展农业观光采摘产业,对扩大杨梅消费市场,提升广大北方地区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发明一种杨梅果树北方引种栽培的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杨梅果树北方引种栽培的方法,以提高杨梅在华北地区移栽后的成活率、结果率以及改善并提高果实质量。
为了解决杨梅果树引种移栽时的困难,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杨梅果树引种移栽的方法,包括在成龄杨梅果树挂果期移栽;移栽完成后,控制树干高度为1.7-1.9米;主干侧枝数5-9个;土壤含水量为45%-70%;土壤pH值为4.5-6。进一步的,成龄杨梅果树的树龄为6-10年,所述挂果期在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
引种移栽的杨梅果树在定植前消毒杨梅果树根部土球和定植坑,对杨梅果树根部土球喷施生根肥;和/或杨梅果树移栽入栽植穴后,填入充分混匀的有机肥和原土,质量比为0.6-1.2:1-1.5。定植后浇透水,并对树冠进行全面的喷水,使树叶、树干充分湿润。
杨梅果树在南方多采用粗放化管理,在南方的移栽多种植于自然环境中,因南方自然条件适宜杨梅果树生长,移栽后不需要对温度、光照、土壤含水量、土壤pH值进行控制。在对杨梅果树进行北方引种移栽时,要针对北方独特的气候、温度、湿度的特点对杨梅果树进行栽培管理。
发明人发现在我国华北地区,引种移栽杨梅后,即使在温室中营造模仿江浙地区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环境,并辅以常规施肥,杨梅的结实率和杨梅果实的质量仍然与南方地区栽种的杨梅存在很大差异,表现为结实率低,杨梅果实质量差,发明人经过多年栽培管理的实践和摸索,总结出一套适用于我国华北地区引种移栽后,对杨梅进行栽培管理,以获得优良结实率和优良质量杨梅果实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一种在中国华北地区引种栽培杨梅的方法。
杨梅果树北方引种移栽的品种可为“黑炭”、“荸荠种”或“东魁”。
对引种移栽到北方温室后的杨梅果树进行栽培管理,包括:
(1)定植后1周内实行温室全天遮阴,1周后,在上午10时-下午4时进行温室遮阴,根据光照和温度进行遮阴,遮阴时长控制在3-6h。温室夏季温度控制在30℃以下,冬季温度控制在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科技开发实验基地,未经北京市门头沟区科技开发实验基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30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预警的模块化电缆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