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梳齿形桥梁伸缩缝板结构及其清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62928.3 | 申请日: | 2020-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4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蒋明敏;盖晖晖;王连振;邱立超;王凯;申鹏;周子云;侯伟乐;包晓梅;蔡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明敏 |
| 主分类号: | E01D19/06 | 分类号: | E01D19/06;E01D19/08;E01H1/08;E01F9/524;E01F9/559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鄢亚东 |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梳齿 桥梁 伸缩缝 板结 及其 清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梳齿形桥梁伸缩缝板结构及其清理装置,包括:第一梁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梁体一侧的第二梁体,所述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的内部均设置有预留槽,所述第一梁体与第二梁体之间设置有伸缩缝;梳齿板托板,其设置在所述预留槽的内部,所述梳齿板托板通过固定铆钉分别与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固定连接;第一梳齿型伸缩缝板,其设置在所述梳齿板托板的内部,所述第一梳齿型伸缩缝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梳齿型伸缩缝板。其实现了抗震缓冲的功能,提高了伸缩缝处的结构强度,便于清理伸缩缝的积水和灰尘,避免积水影响伸缩缝的内部构造,防止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相互挤压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梳齿型桥梁伸缩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梳齿形桥梁伸缩缝板结构及其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受温度的影响会发生热胀冷缩,这种热胀冷缩会对桥体结构产生严重影响,为了消除这一影响目前通常会在桥梁上设置伸缩缝,伸缩缝会随着桥体的热胀冷缩而伸缩,由此来减少桥梁的应力。然而由于缝隙的存在,雨水会灌入桥梁内部,对桥体产生破坏,为了防止雨水灌入,目前公路桥梁建设中伸缩缝止水通常采用橡胶止水带止水,伸缩缝两侧锚固钢板防护,钢板固定连接两个梁体,在梁体变形过程中钢板会受到挤压,产生变形,钢板鼓起,出现结构性缝隙,这一缝隙会造成雨水灌入伸缩缝中,同时对过往车辆轮胎造成损害,影响车辆行驶舒适性,随着我国室外环境改变,桥梁运行年限增加,橡胶老化破损严重,难以更换,导致桥伸缩缝为止渗漏严重,桥梁受雨水侵蚀造成外观和结构上的损害。橡胶止水带更换工作量大,处置困难,工期长,对交通影响较大。
现有的梳齿形桥梁伸缩缝板极易因桥梁震动而损坏,且内部灰尘和积水不便于清理的问题,影响伸缩缝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梳齿形桥梁伸缩缝板结构及其清理装置,实现了抗震缓冲的功能,提高了伸缩缝处的结构强度,便于清理伸缩缝的积水和灰尘,避免积水影响伸缩缝的内部构造,防止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相互挤压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梳齿形桥梁伸缩缝板结构及其清理装置,包括:
第一梁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梁体一侧的第二梁体,所述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的内部均设置有预留槽,所述第一梁体与第二梁体之间设置有伸缩缝;
梳齿板托板,其设置在所述预留槽的内部,所述梳齿板托板通过固定铆钉分别与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固定连接;
第一梳齿型伸缩缝板,其设置在所述梳齿板托板的内部,所述第一梳齿型伸缩缝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梳齿型伸缩缝板,且所述第二梳齿型伸缩缝板与第一梳齿型伸缩缝板相互啮合;
橡胶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梳齿板托板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梳齿型伸缩缝板和第二梳齿型伸缩缝板的下表面;
防水机构,其设置在所述伸缩缝的内部,且与所述梳齿板托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梳齿板托板的底部设置有螺栓套筒,且螺栓套筒设置有十六个,所述第一梳齿型伸缩缝板和第二梳齿型伸缩缝板均通过锚固螺栓与螺栓套筒螺纹连接,所述梳齿板托板的内部设置有柔光灯,且柔光灯设置有八个。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梳齿型伸缩缝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与第一梳齿型伸缩缝板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活动板,且活动板与第一梳齿型伸缩缝板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限位卡块,且限位卡块设置有七个,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反光标志,且反光标志设置有四个。
优选的是,所述凹槽的一侧设置有防滑槽,且防滑槽设置有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明敏,未经蒋明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29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