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液管理用保存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62550.7 | 申请日: | 2020-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9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程聪;吕翠;孙波;郑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B62B5/04 | 分类号: | B62B5/04 |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沈锋 |
| 地址: | 266003 山东省青岛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 管理 保存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液管理用保存装置,包括底座、保存箱体本体和移动组件,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双重稳定组件,所述双重稳定组件包括稳定支撑组件和稳定压持组件,所述稳定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弹性钢片;所述稳定压持组件包括导向轴、T型滑块和压持板;本发明通过设置弹性钢片和压持板,在移动组件上移的过程中,压持板优先触及地面,即通过压持连杆驱动对称设置的T型滑块相互靠近,继而对压簧进行挤压,同时拉扯拉簧,当压持板移动至于弹性钢片触及地面后,整体装置稳定放置在地面上,在压簧受压和拉簧受拉的反作用力作用下,即施力于压持板紧密作用下放置地面上,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体装置的放置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领域,具体是一种血液管理用保存装置。
背景技术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一升血浆中含有900-910克的水,65-85克的蛋白质和20克的低分子物质,低分子物质中有多种电解质和有机化合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类细胞。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天,白细胞寿命为9-13天,血小板寿命为8-9天;血液的功能包含血细胞功能和血浆功能两部分,有运输、调节人体温度、防御、调节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四个功能;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遗传物质。
为保障血液的临时性使用,医院或者血库中心等都会储备备用血液,而血液管理的保存装置通常都是直接放置在地面,使得整体装置不便于移动,后来通过增加移动滚轮实现整体装置的便捷移动,但是导致整体装置的放置稳定性不足,基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血液管理用保存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管理用保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血液管理用保存装置,包括底座、保存箱体本体和移动组件,所述底座固定安装在保存箱体本体的底部,所述底座镂空设置,所述移动组件可升降隐藏在底座内,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双重稳定组件,所述双重稳定组件包括稳定支撑组件和稳定压持组件,所述稳定支撑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对称设置的弹性钢片,所述弹性钢片固定安装在底座底部,对称设置的所述弹性钢片之间均匀内嵌弹性条;
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T型滑槽,位于T型滑槽两端的所述底座底部固定安装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对称设置,所述稳定压持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上的导向轴、滑动安装在导向轴上的T型滑块和压持板,所述T型滑块对称设置,所述T型滑块滑动安装在T型滑槽内,所述压持板上固定安装对称设置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相邻T型滑块之间均设置压持连杆,所述压持连杆的端部分别转动安装在固定座与相邻T型滑块上,对称设置的所述T型滑块之间连接压簧,所述压簧套设在导向轴上,所述T型滑块与相邻安装座侧壁之间连接拉簧,所述压持板的最低面高于弹性钢片的最低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条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持板的底部设置有减震防滑垫。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底部内壁对称开设有避让槽,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顶部内壁的驱动电机和若干能够穿过避让槽的移动滚轮,所述驱动电机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转动丝杆,所述转动丝杆转动安装在底座上,所述驱动电机与转动丝杆之间通过齿轮副连接传动,位于驱动电机正下方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限位支架,朝向转动丝杆的所述限位支架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限位滑槽,位于齿轮副下方的所述转动丝杆上均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支撑安装板,所述支撑安装板的一端滑动安装在限位滑槽内,所述移动滚轮均匀布设在支撑安装板的另一端底部,支撑安装板位于限位滑槽的上极限位时所述移动滚轮的最低面高于弹性钢片的最低面,支撑安装板位于限位滑槽的下极限位时所述移动滚轮的最低面低于压持板的最低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25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