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渗透净水单元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1942.1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3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绍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南山矿泉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德恒三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9 | 代理人: | 吕春霞 |
地址: | 414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渗透 净水 单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渗透净水单元,包括压力活塞以及预净化组件、反渗透滤芯组件,所述压力活塞包括活塞套管以及活塞体,预净化组件、反渗透滤芯组件设置于安装在活塞套管中的活塞体内,活塞体上连接有对活塞体进行加压的增压装置;活塞体的内端面上开有进水孔,进水孔后设置有缓冲腔,并在缓冲腔末端设置均流板以及预净化组件,而反渗透滤芯组件设置于预净化组件之后,包括同心套装的第一陶瓷滤芯以及第二陶瓷滤芯,反渗透膜成型于第二陶瓷滤芯的外表面上;两个陶瓷滤芯的环间位置设置有浓水出口,而净化水出口设置于第二陶瓷滤芯的环内。本发明可有效提高反渗透膜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并能保证反渗透膜工作的稳定性及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净化处理领域中的饮用水净化装置技术,具体为一种反渗透净水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用的纯净水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制造纯净水的设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渗透膜饮用水净化工艺是目前市场上净水设备采用的较为常见的水处理工艺之一,其主要利用带反渗透膜的膜分离结构和膜分离技术实现。用于水处理领域中的反渗透膜具有孔径小至纳米级的膜孔,利用反渗透膜在一侧施加比渗透压水平更高的外部压力,使得水分子可以通过膜表面,而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无法通过,从而达到去除水中杂质的目的,以获得可供家庭、商业和工业使用的纯净水。
传统的反渗透膜净水单元通常结构较为简单,仅包括集水管以及设置于集水管中的反渗透膜,反渗透膜在集水管后分出有纯水通道和浓水通道,加压水从原水通道的进口进入反渗透膜内,由于反渗透膜的作用,纯水进入纯水通道,而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杂质则留在了浓水通道,由此来实现水的净化过程。这种反渗透膜净水单元对反渗透膜的工作压力要求较高,且由于受反渗透元件本身的结构特点影响,产水量较小,制水效率低,在使用反渗透膜进行水处理的情况下,溶质或离子化合物可能被吸附至反渗透膜表面而污染该反渗透膜,从而造成反渗透膜的水净化功能的劣化,也还容易造成堵塞,导致膜的通透量下降,影响到装置的单位时间出水量,进而直接影响到净水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反渗透净水单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反渗透净水单元,包括压力活塞以及预净化组件、反渗透滤芯组件:
所述压力活塞包括活塞套管以及活塞体,所述活塞套管一端开口并在开口端插装有活塞体,另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供水单元,所述活塞套管位置固定,而所述活塞体上连接有对活塞体进行加压的增压装置;
所述活塞体具有容积腔,而所述预净化组件与反渗透滤芯组件设置于活塞体的容积腔中,活塞体的内端面上开有进水孔,进水孔后设置有缓冲腔,缓冲腔末端设置有均流板,而所述预净化组件设置于均流板之后,与均流板平行设置,包括自进水侧顺序设置的PP棉滤芯、树脂滤芯以及活性炭滤芯;
所述反渗透滤芯组件设置于所述预净化组件之后,包括同心套装的第一陶瓷滤芯以及第二陶瓷滤芯;第一陶瓷滤芯和第二陶瓷滤芯均为空心圆筒形滤芯,其一端端面封闭,而另一端装配于活塞体的外端面内侧;所述第一陶瓷滤芯上均布有孔径为200~300nm的微孔,所述第二陶瓷滤芯上均布有孔径为80~120nm的微孔,第二陶瓷滤芯位于所述第一陶瓷滤芯内侧,并以第二陶瓷滤芯作为多孔支撑体,在其外表面上成型有反渗透膜;
所述活塞体的外端面在对应第一陶瓷滤芯和第二陶瓷滤芯之间的环间位置上设置有浓水出口;在活塞体的外端面对应第二陶瓷滤芯的环内位置设置有净化水出口。
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均流板包括双层板体,双层板体均为陶瓷结构板或者是进行惰性处理的金属板,对活塞体的缓冲腔进行面封闭,双层板体上均布过水孔,其双层板体上的过水孔为相互错位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南山矿泉水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南山矿泉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19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辅助机器人焊接的智能化装备
- 下一篇:一种增加氮气解决电阻封焊氧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