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环境监测智能管控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1823.6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7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勇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S19/14;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安徽中辰臻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5 | 代理人: | 李田 |
地址: | 330300 江西省九***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环境监测 智能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环境监测智能管控终端,包括浮体,所述浮体下端中部通过螺栓密封固定安装有工作箱,所述浮体上端矩形阵列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杆,且四个支撑杆上端共同倾斜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浮体上端面一侧设置有检测处理中心,所述工作箱下端左部设置有驱赶组件,所述工作箱下端右部设置有水质监测组件,所述浮体下端左部和下端右部均固定安装有束缚链,且两个束缚链远离浮体的一端共同固定安装有配重块。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环境监测智能管控终端,使用寿命长,操作简单便捷,采用无线通讯模块中的无线信号收发单元通过GPRS\GSM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数据传输快、反应速度快,在水质环境检测技术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环境监测智能管控终端。
背景技术
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反映环境质量的指标进行监视和测定,以确定环境污染状况和环境质量的高低。环境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物理指标的监测、化学指标的监测和生态系统的监测环境监测的核心目标是提供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的数据,判断环境质量,评价当前主要环境问题,为环境管理服务。
水环境监测是以水环境为对象,运用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的技术手段,对其中的污染物及其有关的组成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和系统的综合分析,以探索研究水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水环境监测是为水环境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并为治理措施的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为了使监测数据能准确反映水环境的质量现况,预测水环境污染发展趋势,要求水环境监测数据应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平行性、重复性、完整性及可比性,在整个水质监测系统中,常常需要对众多的监测流域进行实时监测,大部分监测数据需要实时发送到管理中心的后代服务器进行处理。
现有的监测数据的传输方式主要是通过电话线,网线传输,有的还通过固定台人工监控,但是由于监测点分散,分布范围广,而且大多设置在环境较恶劣的地区,难以架设电话线或者网线,所以监控数据的传输成本和维护成本均很高,并且固定台人工监控往往难以第一时间获得全面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对整个区域水资源数据不能及时实现数据共享、数据分析和数据预测,故此,本发明人提出了一种用于环境监测智能管控终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环境监测智能管控终端,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环境监测智能管控终端,包括浮体,所述浮体下端中部通过螺栓密封固定安装有工作箱,所述浮体上端矩形阵列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杆,且四个支撑杆上端共同倾斜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浮体上端面一侧设置有检测处理中心,所述工作箱下端左部设置有驱赶组件,所述工作箱下端右部设置有水质监测组件,所述浮体下端左部和下端右部均固定安装有束缚链,且两个束缚链远离浮体的一端共同固定安装有配重块。
优选的,所述驱赶组件包括微电机和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为空心圆柱形网状结构,且防护罩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工作箱下端左部,所述工作箱左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微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安装腔内腔底壁,且微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微电机的一端贯穿安装腔底壁延伸至工作箱下方并位于防护罩内侧,且转轴外表面位于位于工作箱下方的位置等距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搅拌桨,所述转轴与工作箱的连接方式为轴承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检测处理中心包括密封防水壳体,且该壳体内设置有微控制器、蓄电池、数据采集模块、GPS定位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
优选的,所述水质监测组件包括保护罩和水质监测器,所述水质监测器和保护罩均固定安装在工作箱下端右部,且水质监测器位于保护罩内侧,所述保护罩外表面下部环形阵列开设有若干个内外穿通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水质监测器包括水源采集模块、PH值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电导率监测模块和溶氧量监测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勇,未经张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18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