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油阻燃的高压钢丝编织集成胶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61439.6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8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凤岭;杨继周;王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西伯力特种橡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08 | 分类号: | F16L11/08;F16L11/12;F16L29/00;F16L33/24;F16L57/04;F16L57/06;F16K3/26;F16K31/12;F16K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地址: | 0535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高压 钢丝 编织 集成 胶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油阻燃的高压钢丝编织集成胶管,包括管道,所述管道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体,所述出水体内部贯穿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管道内部连通,所述管道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水体,所述进水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贯穿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与管道内部连通,所述进水孔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本发明通过进水体和出水体贴合,然后转动螺母,再将螺栓插入螺纹孔内拧紧,实现两个此装置的连接,使得此装置容易安装和拆卸,同时管道内部油液起火时,着火管道两端的进水体将进水孔密封,使得着火管道内的油液无法流淌至其他正常管道内,防止造成更大的损失,同时由于管道密封,氧气被消耗殆尽后,火会熄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油阻燃的高压钢丝编织集成胶管。
背景技术
钢丝编织胶管主要用于飞机燃油,矿井液压支架,油田开采,工程机械设备的液压系统中,用来输送高温、高压的煤油、机油,红油(易燃易爆介质),实现压务传递,主要由耐油液的合成橡胶内胶层、中胶层、Ⅰ、Ⅱ、Ⅲ层钢丝编织层、耐天候的合成橡胶外胶层组成,内胶层具有使输送介质承受压力,保护钢丝不受侵蚀的作用,外胶层保护钢丝不受损伤,钢丝层是骨架材料,起增强作用。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为高压丝编织集成胶管想要安装较长距离时较为麻烦,同时管道内油液起火时,无法快速阻断火势蔓延,减少损失。
因此,发明一种耐油阻燃的高压钢丝编织集成胶管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油阻燃的高压钢丝编织集成胶管,通过进水体和出水体贴合,然后转动螺母,再将螺栓插入螺纹孔内拧紧,实现两个此装置的连接,同时管道内部油液起火时,着火管道两端的进水体将进水孔密封,使得着火管道内的油液无法流淌至其他正常管道内,进行隔绝,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油阻燃的高压钢丝编织集成胶管,包括管道,所述管道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体,所述出水体内部贯穿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管道内部连通,所述管道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水体;
所述进水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贯穿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与管道内部连通,所述进水孔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顶部开有滑槽,所述滑槽与进水孔连通,所述壳体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外界单片机电性连接,外界单片机与液压缸电性连接,所述液压缸输出端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液压缸输出端顶端固定连接有圆柱,所述圆柱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圆柱内部开有通孔,所述通孔与进水孔的直径大小一致;
所述出水体远离管道一端开有第一外螺纹,所述壳体远离管道一端开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和第二外螺纹的大小和规格一致,所述第二外螺纹外部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外壁一侧开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螺纹孔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螺纹孔对称分布于螺母外壁两侧。
优选的,所述管道包括内胶层,所述内胶层外部固定连接有中胶层。
优选的,所述中胶层外部固定连接有钢丝编织增强层,所述钢丝编织增强层外部固定连接有一圈长条钢丝,所述长条钢丝外部固定连接有外胶层。
优选的,所述内胶层由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体(ABS)塑料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中胶层为合成橡胶材质构件。
优选的,所述外胶层由耐候性PC塑料材料制。
优选的,所述钢丝编织增强层由多层钢丝交叉缠绕形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西伯力特种橡胶有限公司,未经河北西伯力特种橡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14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