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巷道开挖的岩体内部卸荷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9907.6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5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梁金平;侯公羽;荆浩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12;G01N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巷道 开挖 体内 部卸荷 试验装置 | ||
1.一种涉及模拟巷道开挖的岩体内部卸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加压盘(1)、围岩试件(2)、钢垫片(3)、顶部密封盘(4)、顶部加压盘(5)、密封固定杆(6),其中:
底部加压盘(1)包含凹槽I(11)、高压五针接线柱I(12)、数据传输线I(13),底部加压盘(1)底部伸出的两翼上预设螺纹孔I(14);
外部包裹外橡胶膜(21)的围岩试件(2)上设有应变片(22)及声发射传感器(23),放置在所述底部加压盘(1)的正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岩试件(2)内部预设有开孔巷道(24),在开孔巷道(24)内放置内橡胶膜(25),正上方放置钢垫片(3);
顶部密封盘(4)侧面含有凹槽II(41)及凹槽III(42),放置在钢垫片(3)正上方;
顶部加压盘(5)含有放置密封圈(53)的凹槽IV(5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加压盘(5)一侧设有进油口接头(51)另一侧设有出油口接头(52),顶部伸出的两翼上预设螺纹孔II(54),使用两端刻有螺纹(62)的密封固定杆(6)及螺母(61)固定底部加压盘(1)和顶部加压盘(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巷道开挖的岩体内部卸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高压五针接线柱I(12)数量为6个,对称分布在底部加压盘(1)侧面,数据传输线I(13)的数量为30根,一端连接围岩试件(2)上的应变片(22),另一端连接导出应变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巷道开挖的岩体内部卸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预设螺纹孔I(14)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巷道开挖的岩体内部卸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岩试件(2)为圆柱体,内有部分开孔巷道(24),巷道中心与圆柱体同心,开孔长度可为巷道半径的倍数,开孔半径范围10~5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拟巷道开挖的岩体内部卸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外橡胶模(21)两端开口包裹在围岩试件(2)外部,凹槽I(11)和凹槽III(42)分别用来固定外橡胶模的两端,外橡胶模厚度可为1~3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拟巷道开挖的岩体内部卸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内橡胶膜(25)一端开口一端封闭,凹槽II(41)用来固定内橡胶膜(25)开口一端,内橡胶膜厚度为0.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巷道开挖的岩体内部卸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钢垫片(3)垫放在顶部密封盘(4)的正上方,钢垫片(3)可以取下更换,根据围岩试件(2)高度及开孔半径的改变更换不同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巷道开挖的岩体内部卸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顶部加压盘(5)两侧的进油口接头(51)、出油口接头(52)采用高强不锈钢材质,密封效果好,耐高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巷道开挖的岩体内部卸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预设螺纹孔II(54)的数量为两个,对称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巷道开挖的岩体内部卸荷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固定杆(6)采用优质高强钢材,两端刻有不同长度的螺纹,数量为两根,对称分布,能够将围岩试件(2)固定在试验装置内,防止试件在油液浮力等外力作用下移动,导致轴向偏压的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990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