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南京椴精品全冠工程苗培育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958682.2 申请日: 2020-09-14
公开(公告)号: CN111990149A 公开(公告)日: 2020-11-27
发明(设计)人: 王欢利;黄犀;张振英;罗会婷;王仲伟;朱珣之;汤诗杰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A01G17/14;A01G7/06;A01G13/02
代理公司: 南京擎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5 代理人: 涂春春
地址: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南京 精品 工程 培育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南京椴精品全冠工程苗培育方法,在种植行的两端浇筑水泥柱,柱间拉钢丝绳,钢丝绳固定于立柱顶部;春季定植苗木,种植穴旁立竹竿,竹竿顶部固定于钢丝绳上,同时选取一至二年生南京椴实生裸根苗,采用生根粉水溶液中加入泥浆进行蘸根,覆土踩实,苗木与钢丝绳位于竹竿两侧;定植后连续两天浇透定根水;生长季新稍每隔15cm绑扎于竹竿之上,除去大于20cm侧枝上的顶芽;秋季去除树干下部侧枝,依据“控强扶弱”的原则对上部侧枝修剪。本发明改进了南京椴现有工程苗培育技术,解决了南京椴苗期直立性不强,成品苗干型欠佳、树冠欠饱满的问题;该方法步骤简单易行,成本较低,容易被生产者接受,有助于生产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南京椴精品全冠工程苗培育方法,属于苗木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南京椴是我国特有乡土树种,属高大乔木,树高可达20米,是集材用、纤维用、药用、蜜源、观赏及文化传承为一体的重要经济树种。南京椴天然分布范围北至安徽宿州,南至浙江台州,东至浙江舟山,西至安徽黄山,并在北京及东北地区引种栽植成功,适应性较强,生长旺盛,是优良的乡土树种,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及市场前景。南京椴树干通直圆满,树冠宽阔浓密,花香浓郁,苞片奇特,易修剪造型可作为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

近年来,随着园林行业格局的转变及提质升档,适生的乡土树种精品全冠苗需求旺盛。乡土树种经过长期驯化应用并完全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在园林上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园林绿化成活率及生态效益。全冠苗相较于市场上长期存在的截干苗,具有高径比适宜,植株健壮,树冠完整丰满,病虫害少及生态效益高等特点。因此,姿态好看、株型优美的乡土树种全冠苗,既是今后苗木培育的方向,又是苗木市场的导向。

乡土树种南京椴因其优良的生物学特性,逐渐走进苗木行业的视野。江苏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南京椴栽培资源有限,育苗及栽培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众所周知传统的苗木培育方法包括整地坐床,定距栽植,水肥管理、整形修剪,苗木出圃等过程。由于南京椴苗期自立性不强,基部萌蘖旺盛,顶端优势不明显,侧芽萌生能力强,加之南京椴遗传背景复杂,世代周期长,株型的遗传改良难度大、耗时长,采用传统的培育方法极易出现多主干或主干不明显,苗期倾斜倒伏,分枝不均匀,树冠欠圆满的情况,严重影响苗木观赏品质,阻碍了南京椴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南京椴苗期直立性不强、成品苗干型欠佳、树冠欠饱满的问题,提供一种南京椴精品全冠工程苗培育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南京椴精品全冠工程苗培育方法,在种植行的两端浇筑水泥柱,柱间拉钢丝绳,钢丝绳固定于立柱顶部;春季定植苗木,种植穴旁立竹竿,竹竿顶部固定于钢丝绳上,同时选取一至二年生南京椴实生裸根苗,采用生根粉水溶液中加入泥浆进行蘸根,覆土踩实,苗木与钢丝绳位于竹竿两侧;定植后连续两天浇透定根水;生长季新稍每隔15cm绑扎于竹竿之上,除去大于20cm侧枝上的顶芽;秋季去除树干下部侧枝,依据“控强扶弱”的原则对上部侧枝修剪。

优选地,定植前选择地势平坦、土壤深厚、排水性良好、酸碱度适中的地块,地块pH为6.5~7.5。

优选地,定植前一年秋季或冬季,对圃地进行清理深耕25cm,施用有机底肥30~45t/hm2

优选地,定植的株行距为(1.5~2.0m)×(2.0~3.0m),水泥柱高为2.5~3m,埋深50cm以上,树穴直径为30~40cm,深度为25~30cm,竹竿为直径6~8cm,高>3.5m,埋深>40cm。

优选地,定植后3~5天,在苗木行间,距离地面15~20cm处喷施0.1~0.2%乙草胺,乙草胺纯品施用量900~1200ml/hm2;喷施后将两幅厚度为0.012~0.0018mm的黑色地膜,分别在苗木根系覆盖区的两侧铺设,并合在茎基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86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