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燃料制作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57659.1 | 申请日: | 2020-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2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静 |
| 主分类号: | B02C4/08 | 分类号: | B02C4/08;B02C4/02;B30B11/16;F26B17/12;F26B25/00;B01F13/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 地址: | 321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燃料 制作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质燃料制作设备,包括外壳、进料口、粉碎轮、粉碎传动机构、一号电机、固定板、混合装置、成形烘干轮、二次隔板、滑道、储存盒、隔板、落料板、成形传动机构、二号电机、二号固定板、引入板,外壳顶部设有进料口,外壳内部进料口下方设有粉碎轮,粉碎轮下方设有混合装置,混合装置下方设有混合烘干轮,烘干轮下方设有滑道。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质燃料制作设备为解决材料在粉碎时粉碎不彻底颗粒过大在成形时留有较多的空洞影响密度,成形后的燃料还需要进行烘干作业,通过设有成形烘干轮在成形时同时进行烘干,减少操作工序减低制造成本及降低人工操作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燃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料制作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全世界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可再生生物质能源日益受到重视。传统的生物质能源生产是将生物质发酵,使之产生具有一定热能的沼气加以利用。最新的生物质能源生产技术采用的是热化学方法,即将生物质固体加温加压,使生物质内部的细胞结构破解,生物质被液化,再用液化的生物质生产出与石油和煤炭类似的产品。将生物质固体加温加压,使生物质内部的细胞结构破解,生物质的形态由原来的固体转化为可流动的液体,这是当前生物质燃料热化学方法生产的主要步骤之一。生物质低温碳化、生物质气化等技术中均包含有这一工艺过程。这种工艺的主要流程是:首先,通过加水等方法将形似固体的生物质变成可以流动的液体,然后切碎、过滤,形成适合连续处理的物料,再经过加压、预热、加热、反应等步骤,使生物质中的细胞破解,被生物细胞束缚的水被释放,生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液态生物质再经过降温和减压后,即可进入生物质燃料的制造工艺。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质燃料制作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一种生物质燃料制作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达成:一种生物质燃料制作设备,包括外壳、进料口、粉碎轮、粉碎传动机构、一号电机、固定板、混合装置、成形烘干轮、二次隔板、滑道、储存盒、隔板、落料板、成形传动机构、二号电机、二号固定板、引入板,外壳顶部设有进料口,外壳内部进料口下方设有粉碎轮,粉碎轮下方设有混合装置,混合装置下方设有混合烘干轮,烘干轮下方设有滑道。
进一步的,粉碎轮为两个一对且两个粉碎轮相互啮合,粉碎轮外侧轴心处与粉碎传动机构啮合连接,且粉碎轮内侧上部与外壳内顶部之间设有隔板,粉碎轮轮面设有粉碎齿和单向粉碎口,且粉碎轮内部设有粉碎旋板,粉碎旋板在粉碎轮内部形成二次粉碎道,粉碎旋板中心设有驱动带,且在驱动带与粉碎旋板上下两端的间隙中固定连接有多个二次粉碎轮。
进一步的,粉碎传动机构一端与粉碎轮外侧轴心处啮合连接,传动机构另一端与一号电机啮合连接,且一号电机底部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
进一步的,外壳顶部贯穿设有进料口,外壳内部粉碎轮与混合装置之间的外壳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落料板,外壳右侧的壳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外壳背面的壳壁上固定连接有二号固定板,外壳底部右侧设有储物盒。
进一步的,二号固定板顶部与二号电机底部固定连接,二号电机与成形传动机构的一端啮合连接,成形传动机构另一端与成形烘干轮轴心啮合连接。
进一步的,成形烘干轮两个为一对,且两个成形烘干轮相互啮合,成形烘干轮表面设有多个成形槽和烘干入口,成形烘干轮内部设有烘干板且烘干板在成形烘干轮内部形成烘干旋槽,成形烘干轮外圈的轮壁上与单向轴一端固定连接,且单向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单向门,成形烘干轮啮合之间底部设有引入板。
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粉碎轮,在粉碎传动机构带动旋转时粉碎轮表面进行一级粉碎,并带动粉碎轮内部的粉碎旋板运动,实现对粉碎后的材料进行二级粉碎效果。
(2)通过设置成形烘干轮,在成形传动机构带动旋转时对混合好的材料进行挤压成型,并掉入引入板中引入成形烘干轮内部的烘干旋槽,实现成型烘干的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静,未经李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76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色冶炼废物短流程处理系统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油水分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