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陆干旱区盐渍荒漠集水建植植被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6818.6 | 申请日: | 2020-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8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赵振勇;张科;田长彦;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E03B3/02;E03B3/30;E03B3/4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中科新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65106 | 代理人: | 张莉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陆 旱区 盐渍 荒漠 集水 植被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陆干旱区盐渍荒漠集水建植植被的方法,该方法遵循自然界盐生植物实生苗的发生规律,结合内陆干旱区降水春冬多、夏秋少的季节性分布规律,通过开设蓄水沟、设置拦蓄障、铺设沟前集水覆盖层等措施,构建集积蓄雨雪水、保墒、压盐为一体的盐渍荒漠植被建设方法。本发明所述措施蓄积有效降水,成功连片实现了盐渍荒漠原生植被的免灌建植,进而为内陆干旱区盐渍荒漠林可持续更新、维护积累了技术储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具体地说是在一种在内陆干旱区盐渍荒漠通过集水免灌建植植被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将土壤层0.2m厚度内可溶盐含量大于0.1%的土壤称为盐渍土。盐渍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气候干旱、排水不畅、地下水埋深浅和矿化度高等条件所制约,以及地形、母质、植被等自然条件综合影响所造成。在一些内陆干旱地区,如我国的艾比湖、中亚的咸海,都因淡水资源缺乏而形成盐碱荒漠,进而引发盐尘暴,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危害人类健康和农业生产。
因土壤含盐量较高,在盐碱荒漠只有盐生植物能生长发育。为对抗盐碱,这些盐生植物进化出了耐盐的机制,有的植物通过分泌作用将盐分排出体外,有的植物通过在植物体某个部位集中盐分再将这部位脱落的方式来排出体内盐分,从而保证植物正常的生理活动。盐渍荒漠中,一些集雨洼地常会出现盐生植物实生苗。甚至在表土含盐量高达10-30%的强盐土上,我们仍能见到由盐穗木、盐节木、盐爪爪等灌木、半灌木组成各类盐生植物群落。丰富的盐生植物资源为盐碱地的植被建设提供了保障。
在内陆干旱荒漠区,降水量不足150mm,又无地表水可用,要大面积进行灌溉造林是十分困难的。同时,土壤剖面常会有钙积层存在,在中亚咸海地区、克拉玛依黄旗坝地段,我们发现这个钙积层一般在地下20~40cm左右,非常坚硬,这个提醒我们,在植被建设时要破坏地表下坚硬的钙积层,以便于植物根系生长和雨雪水的下渗。近年来,许多林学家提出在干旱荒漠地区实行“旱作林业”,即在非灌溉的条件下尝试植被建设,并在一些地区取得了成功。
本发明选择重度盐碱地,适配盐生植物,通过蓄积雨雪水和抑盐保墒等措施来实现植被建设,以遏制土地荒漠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陆干旱区盐渍荒漠集水建植植被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开设蓄雪(雨)水沟、安置拦雪障、覆盖地表,以构建雪(雨)水集蓄利用系统,达到依靠天然降水实现盐生植被建植和长期维持的目标。本发明方法适宜于年均降水量在100mm以上且冬季降雪稳定环境条件下盐渍荒漠植被的免灌建植和长期维续。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内陆干旱区盐渍荒漠集水建植植被的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
开设蓄水沟:
a、选择盐渍荒漠平坦低地,垂向于秋冬主风向(4),间隔8-10m开设平行沟,形成沟上口宽0.6-0.8m,沟深0.4-0.5m的V型沟(1);V型沟(1)内取土堆放于下风向一侧,在距V型沟(1)沿20-30cm处形成高出地面0.4m的挡水土垄(3),靠V型沟(1)沿的坡面要求宽缓,倾角30°,拍实坡面;
设置拦蓄障:
b、紧贴V型沟(1)下风向沟沿,设置高出地面1.0-1.2m的拦蓄障(2),以拦滞雨雪水和随风飘荡的植物种子进入V型沟(1)内;
铺设沟前覆盖层:
c、在V型沟(1)上风向一侧,平整地面,并进行3m宽度的覆盖处理,引蓄雪、雨水入V型沟(1),并抑制下渗入土水分的过快蒸发;
播种:
d、按每公顷45-60kg的播种量,按1kg种子掺1m3沙土的比例,将盐生植物为盐地碱蓬种子、盐穗木种子或梭梭种子混匀后倒入V型沟(1)内摊平,覆盖厚度10-15cm,以年为周期,干旱年份修缮维护沟前覆盖层和拦蓄障、补种,3-5年内际遇丰水年即成荒漠灌木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68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拉型隔振器快速安装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祛皱抗衰霜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