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56645.8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6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方涛;王雪;徐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米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K9/6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获取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该数据获取方法包括:通过分类模型对原始客群数据进行价值迁移预测处理,生成客群价值迁移数据;根据预设阈值关系对客群价值迁移数据进行分类,获取原始客群数据中的潜在客群价值数据;其中,潜在客群价值数据应用于精细化营销。通过本发明的数据获取方法,实现了对无监督学习算法和有监督学习算法的结合,突破了无监督学习建立客户细分模型的传统限制,起到了进一步提升客户细分模型以进行精细化智能营销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获取方法、数据处理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解决商业问题的方式越来越普遍。其中,在智能营销技术领域中,考虑精细化管理以提升运营效益的目的,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客户细分模型在许多行业都有广泛应用,例如零售、金融、电商等领域。
但是,客户细分模型通常采用的是无监督学习算法,这就造成各类别客户群体(即客群)的数据之间差别不大,使得针对各个客群的营销效果不具有显著区别,因而无法区分客群之间的潜在营销效果的优劣,造成智能营销活动缺乏针对性,无法更好地实现精细化营销。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应用于智能营销的无监督学习算法针对性不强,无法更好地实现精细化营销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获取方法、数据处理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数据获取方法,其中,包括:通过分类模型对原始客群数据进行价值迁移预测处理,生成客群价值迁移数据;根据预设阈值关系对客群价值迁移数据进行分类,获取原始客群数据中的潜在客群价值数据;其中,潜在客群价值数据应用于精细化营销。
根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通过分类模型对原始客群数据进行价值迁移预测处理,生成客群价值迁移数据之前,还包括:根据预设价值分层规则,通过聚类算法对固定客群数据进行聚类预测处理,生成价值分层模型;其中,聚类算法为Kmeans算法或kmeans++算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根据预设价值分层规则,对固定客群数据进行聚类预测处理,生成价值分层模型之后,还包括:基于固定客群数据,确定于第一时间点的第一固定数据和于第二时间点的第二固定数据;根据第一固定数据和第二固定数据,确定训练样本数据,用于生成分类模型;其中,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之间具有时间间隔。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第一固定数据和第二固定数据,确定训练样本数据,包括:通过价值分层模型对第一固定数据进行价值分层预测,获取第一分层数据;通过价值分层模型对第二固定数据进行价值分层预测,获取第二分层数据;对第一分层数据和第二分层数据进行价值层级比较处理,获取具有价值迁移标签的训练样本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生成分类模型,包括:通过多分类算法对训练样本数据进行学习建模,生成分类模型;其中,多分类算法为Xgboost算法、Logistic Regression算法或Svm算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客群价值迁移数据中对应于每个客户具有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具有一个预测标签分值,其中,每个客户的三个维度的预测标签分值的和为1;预设阈值关系为:对应每个客户的一个维度的预测标签分值与第一预设阈值和/或第二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米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米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66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地规划设计用面积测量仪
- 下一篇:一种柔性仿生鳗鱼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