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补钙组合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956606.8 申请日: 2020-09-12
公开(公告)号: CN112675194A 公开(公告)日: 2021-04-20
发明(设计)人: 林继华 申请(专利权)人: 辽宁千里明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3/10 分类号: A61K33/10;A61K31/19;A23L33/16;A61P3/14;A61P19/08;A61P19/10
代理公司: 北京鑫浩联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0 代理人: 畅晓莹
地址: 115000 辽宁省***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组合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补钙组合物,有效成分仅由碳酸钙和醋酸钙组成。该补钙组合物中的钙溶解性更好,机体吸收和利用率更高,服药体积小,成本低。能显著提高骨密度和骨钙含量,适用于日常补钙和治疗因钙缺乏引起的各种疾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及保健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补钙组合物。

背景技术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其中99%形成骨骼,1%存在于血液和软组织。钙也是最容易缺乏的元素之一,人体钙的90%的骨量在20岁以前积聚。35岁以后钙质逐渐流失,女性到绝经前钙流失的更快。因此,人的一生中不仅要摄取足够的钙,还要防止钙的流失。成人每日约有700 mg的钙进行更新。一般健康人通过高钙饮食,晒太阳,加强锻炼,体内的钙质不会缺乏,但对于一些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中老年人、长期大量饮酒饮饮茶和咖啡的人、患肝肾胃肠等疾病的人、长期服药的癫痫病患者等人群只通过高钙饮食不能满足身体对钙的需要,还需要补充足量的钙。研究表明,人体钙缺乏会增加各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如骨质疏松症、高血压、肿瘤、糖尿病等。

通常人们熟知缺钙会引起的疾病有软骨病、佝偻病、骨质疏松等。不同程度的人体缺钙还可能会引起掉头发、不爱笑、说话迟、厌食、消瘦、多汗、夜啼、大脑活动欠佳、烦燥、好动症、精力不集中、枕部脱发、气色不好、抵抗力下降、感冒不断等等。而补充钙元素可以有效防治上述疾病或现象。此外,补钙有助于降低血压,缓解疲劳,防治糖尿病,减少肠癌患病率等。

现有补钙制剂主要分成3类。

第一类是第一类是无机钙制剂,主要是以动物骨骼或海洋生物的壳为原料,经过加工处理形成能被人体吸收的钙制剂,主要成份为磷酸钙、碳酸钙、氧化钙等,无机钙的特点是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便宜,服用方便,元素钙含量高,但多数无机钙制剂溶解度较差,吸收率低,口感不佳,且吸收时需要胃酸的参与,对胃肠道刺激较大;由于环境污染的原因,直接来自生物的钙制剂还存在重金属严重超标的问题。

第二类是有机钙制剂,包括乳酸钙、葡萄糖酸钙、醋酸钙、枸橼酸钙等;有机钙的优点是水溶性好,溶解度高,对胃肠道刺激性小;缺点是元素钙含量低,因而每次用量较大,口服不方便(如表1所示),多用于静脉滴注,主要应用于急性钙缺乏症(手足搐搦)的冶疗;另外部分有机酸根也给人体带来一些副作用,有动物实验发现,枸橼酸钙和醋酸钙作为补钙剂,可能会促进铝和铅的吸收,不利于铝和铅从体内排出,对维护骨骼和神经系统的健康存在负面效应。

表1 部分补钙制剂比较

第三类是新型钙制剂,包括有机丁酸、丙酸钙制剂,氨基酸与钙结合制成的氨基酸类钙制剂和微粉化碳酸钙,该类钙的吸收率及利用率均远高于普通有机钙,副作用也大大减少。但是由于价格昂贵,作为一种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或保健品,普通家庭难以负担。

碳酸钙不仅钙含量高,而且生物利用度也较大,效价比值高,是许多学者推荐使用的补钙成分,又因其制作工艺比较低,价位仅是醋酸钙的一半,因此临床上大多数还是选用人工合成的碳酸钙作为补钙制剂。但是碳酸钙不溶于水,必须经胃酸作用分解为钙离子后才能被吸收。如果胃酸分泌不足,碳酸钙可影响胃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有时可出现便秘、恶心等胃肠道副作用。此外,现有的碳酸钙制剂虽然含钙量高,但通常存在剂型尺寸较大,服用困难等问题,由于对于用于治疗缺乏钙引起的疾病如骨质疏松、佝偻病等需要加大用药量时,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申请号为200310108566、94109583等发明将补钙制剂添加到食品或饮料中;申请号为0213875等发明专利申请将补钙制剂与中药成分合用;申请号为93117485、98118104等的发明专利申请将在补钙剂的基础上增加如维生素D等多种辅助钙质吸收的成分,提高了钙的吸收率,但是上述类型的发明专利并未改善补钙制剂本身的不足,还由于增加了其它成分而大大提高了补钙的成本,或是不利于长期使用。虽然还有很多研发出来新型补钙制剂从含钙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入手进行改变,能够大大提高钙的吸收率、减小副作用,但价格昂贵,也不利于普及和长期服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千里明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千里明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66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