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回收基站以及清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5807.6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5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邓文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1/24 | 分类号: | A47L11/24;A47L1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姚维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回收 基站 以及 清洁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垃圾回收基站以及清洁系统,其中,该垃圾回收基站包括:基站本体,设置有进尘通道和抽气通道以及与两者连通的收容腔,收容腔具有对外敞开的腔口;风机,固定于基站本体并与抽气通道气动连通;集尘组件,可自腔口伸出或者收缩于收容腔,集尘组件可伸出于收容腔而与进尘通道和抽气通道断开,也可收缩安装于收容腔而与进尘通道和抽气通道密封连通;传感器,检测集尘组件是否安装于收容腔内的预设位置;控制器,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传感器的信号控制风机的工作状态。集尘组件可以轻松地的伸出和收缩于收容腔,因此有利于清理垃圾回收基站内的污物,也方便对集尘组件中积攒的垃圾与灰尘进行清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回收基站以及清洁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清洁机器人是新时代的产物,也是家庭常用的家电产品之一,但是清洁机器人清洁之后的垃圾处理成为了棘手的问题,因此为回收清洁机器人内垃圾的垃圾回收基站应运而生。
对于目前的垃圾回收基站,都是用户打开基站的翻盖,将集尘袋通过卡板安装在基站的进尘管道的一侧,无法保证集尘袋的袋口与进尘管道准确对接,容易导致进尘管道泄漏垃圾在垃圾回收基站内部,导致基站的维护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回收基站,旨在解决进尘管道泄漏垃圾在垃圾回收基站内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垃圾回收基站,其包括:
基站本体,设置有进尘通道和抽气通道以及与所述进尘通道和所述抽气通道连通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具有对外敞开的腔口;
风机,固定于所述基站本体并与所述抽气通道气动连通;
集尘组件,可自所述腔口伸出或者收缩于所述收容腔,所述集尘组件可伸出于所述收容腔而与所述进尘通道和所述抽气通道断开,所述集尘组件可收缩安装于所述收容腔而与所述进尘通道和所述抽气通道密封连通;
传感器,检测所述集尘组件是否安装于所述收容腔内的预设位置;
控制器,接收所述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所述传感器的信号控制风机的工作状态。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集尘组件包括承载主体和集尘袋,所述承载主体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收容腔,所述承载主体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具有对外敞开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开口朝向与所述承载主体的伸缩方向相垂直,所述集尘袋经所述安装口收容于收纳腔内。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主体设有顶板和相对所述顶板设置的底板,以及安装于所述顶板周侧的密封圈,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所述收纳腔,所述承载主体收缩于所述收容腔时,所述顶板封盖所述腔口,且所述密封圈密封配合于所述顶板和所述收容腔的周侧壁之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收容腔的腔壁形成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垃圾回收基站还包括呈至少一个活动卡扣和弹性复位开关,所述至少一个活动卡扣活动安装于所述承载主体上。所述弹性复位开关安装于所述承载主体与所述收容腔底部相背离一侧,其作用于所述至少一个活动卡扣,以使所述至少一个活动卡扣在上锁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其中,所述活动卡扣于上锁位置与所述卡槽卡合,所述活动卡扣于解锁位置与所述卡槽分离。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主体远离所述收容腔底部的表面设有让位槽,以及与所述让位槽连通的至少一个导向通道,所述至少一个活动卡扣分别活动安装于对应的所述至少一个导向通道内,所述弹性复位开关与所述至少一个活动卡扣伸入所述让位槽内的端部连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卡槽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卡槽,所述至少一个活动卡扣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活动卡扣,所述至少一个导向通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导向通道,所述让位槽位于所述两导向通道之间,所述弹性复位开关包括并行设置的两弹性臂以及将两所述弹性臂连接的连接臂,两所述弹性臂远离所述连接臂的位置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活动卡扣的端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58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尘盒组件、清洁机器人和清洁系统
- 下一篇: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