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合约库的多智能合约系统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55535.X | 申请日: | 2020-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3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蔡维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德科技有限公司;天民(青岛)国际沙盒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L9/32;G06Q40/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2488 北京市房山区阎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合约 系统 平台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合约库的多智能合约系统架构及管理方法,适用于为业务逻辑复杂,需要大量智能合约协同运行的场景。系统架构包含一个智能合约库和多个智能合约系统。智能合约库负责智能合约的验证、编译、模拟运行及存储,智能合约库将签名后的合约数据和授权时间数据发送至智能合约系统,授权其运行。智能合约库可回收合约运行权限或将权限重新分配。智能合约系统需验证合约数据和授权时间未被篡改,并仅可在授权时间内运行合约。一个智能合约可以在多个智能合约系统中运行。智能合约库可以实现合约源码的统一管理及执行的负载均衡,同时可以提供监管支持及数据湖连接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智能合约技术领域及互链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合约库的对多个智能合约系统进行架构搭建及管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账本系统,由多个节点共同维护,其特点是不易篡改、很难伪造、可追溯。区块链记录发生交易的所有信息,一旦数据进入了区块链,即使是内部工作人员在区块链中也无法做任何更改。这种不可更改的特点不是来自使用某种操作,而是由于区块链系统和机制本身。这使得运用区块链技术较之其他安全技术而言更为简便和有效。凡是需要公正、公平、诚实的地方,都可以使用区块链技术。
智能合约分为两种,一种具有法理效力,即实际的智能合约,一种称为链上代码,是一种运行在区块链之上的代码,没有法律效力。本发明讨论的智能合约同时包含这两种含义,它允许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进行可信交易,由区块链来保证智能合约的可追踪和不可逆转性。
一般来说,智能合约系统依托于区块链系统存在,内置于区块链系统中。智能合约交易进入区块链系统后,首先通过智能合约模块进行执行,执行完毕后的数据通过区块链共识上链,整个流程在其区块链系统内部完成,智能合约数据来自于其所处的区块链账本,执行结果存入同一账本。
在实际的生产中,应用系统的业务逻辑可能极为复杂,需要大量智能合约进行协作,使用单一的智能合约系统会造成极大的性能压力和处理能力的降低。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合约库的多智能合约系统架构及管理方法,用于处理重量级架构及复杂业务逻辑场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合约库的多智能合约系统架构及管理方法,适用于为业务逻辑复杂,需要大量智能合约协同的场景,或为支持多业务多合约处理的平台,例如互链网场景等。
本发明提出的基础平台架构为:
(1)平台中存在一个以上智能合约系统;
(2)平台中存在一个智能合约库;
(3)智能合约库使用区块链技术或非区块链技术进行数据存储;
(4)智能合约库与各个智能合约系统进行通信,即智能合约库与智能合约系统为一对多的关系。
智能合约库对智能合约系统的管理方法为:
(1)智能合约系统需在智能合约库中进行登记注册;
(2)智能合约源码上传至智能合约库;
(3)智能合约库负责智能合约源码的存储、验证、编译和模拟运行操作,但不负责智能合约的运行;
(4)智能合约库将智能合约分配给各个智能合约系统运行,进行运行授权;
(5)智能合约库根据每个智能合约系统已运行的合约数量及资源使用情况对合约在哪个系统运行进行调配;
(6)智能合约库可对某一合约的权限进行回收或再分配;
(7)智能合约库可自行记录授权信息,也可指定其他组件记录授权信息;
(8)同一个智能合约可以在多个智能合约系统中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德科技有限公司;天民(青岛)国际沙盒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德科技有限公司;天民(青岛)国际沙盒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55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